城门沧桑多故事——金斗门筑甘棠桥 |
发布日期:2021-10-09 |
金斗门,曾是古常州外子城南门。古常州城,从延陵邑城、毗陵县城起,形成过内子城、外子城、罗城和新城。常州城的城墙形制,有过内子城、外子城、罗城、新城四个阶段。 内子城修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位于老城区偏西一隅。唐代末年,即唐景福元年(892)重修,城周长2里18步,高2丈1尺,内外砖墙。内子城为官府所在,有一门出入,门楼即为大观楼。外子城为五代吴顺义年间,刺史张伯悰增筑,城周长7里30步,高2丈8尺,厚2丈,用砖垒砌,设四座城门,即东迎春门,西迎秋门,南金斗门,北设北极门。外子城北宋多毁于金兵,废于明初,但迎秋门后被汤和改筑用于西瀛门附近段。罗城为五代吴天祚二年(936)刺史徐景迈扩筑,周长达27里37步,高2丈,是常州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墙,长度仅次于当时的临安、开封和苏州。罗城设九座城门,东有通吴门、怀德门,南有德安门、广化门,西、西南有朝京门、南水门,北有青山门、和政门,东北有东钦门。 五代时的内子城(今西横街以北,市二中和老体育场区域)是常州最早的建城,为郡(府)署的驻地。外子城,建于五代吴顺义元年(921),城垣由内子城向东、南方向拓展(东至北水关、白云渡,西经惠民桥、甘棠桥至西水关)。罗城建于五代吴天祚二年(936),是常州史上规模最大城垣。新城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因战事紧固防守需要,在罗城内收缩东、南、西三面而筑新城。 外子城城周长7里30步,城高2丈8尺,城墙厚2丈。城垣上设有东南西北四个门。金斗门面南,邻运河古道,靠原甘棠桥,为大门。古诗说:毗陵城如金斗方,固若金汤筑严防。外子城本就形如金斗城,金斗门又为南门,常州刺史张伯悰筑城时,金斗门直对常州州治衙门,可见此门的重要性。待宋乾道年间(1165—1173),郡守叶衡所建净远楼(后被称“三吴第一楼”、“大观楼”)被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郡守史弥悆更名为“高爽楼”,并移建至金斗门上(甘棠桥北、靠大庙弄),金斗门的重要性,则更升一层。 金斗门上,被后人称为“三吴第一楼”的“大观楼”,始建于南唐,是府治衙门的门楼,初名为“极高明楼”,但毁于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嘉定年间史郡守移建并更名后,在后来几郡守手里,该楼又几经变更:先被移至故址,复名“极高明楼”,后毁于战乱。到明正统三年(1438),知府莫愚重建高明楼,后废圮。其楼前所立一座牌坊上,题有“中吴要辅”四个大字。待正德年间(1506—1521)再重建,金斗门上构建重楼,并置更鼓,刻漏其上,占据一郡形胜,“三吴第一楼”声名鹊起。至清朝,“三吴第一楼”又几经大修,在嘉庆二年(1797),改为“大观楼”,有常州知府胡观澜撰文刻碑《大观楼记》于楼内。这座金斗门之上,高百尺的大观楼,成了常州作为府治重地的象征。 古时,常州被称为中吴,苏州为东吴,湖州为西吴。三吴重地之一常州的众多楼阁之首,即为在金斗门之上的大观楼。它是古常州的城市标志,站楼上远眺,在当时少高房、少污染的情况下,可看到几十里外的景致,如可北望江阴。所以,随着金斗门上大观楼的确立,“三吴第一楼”、“中吴要辅”等美称,也就传扬开去了。可惜大观楼在民国初年不幸损毁。于1928年在大观楼的基础上建钟楼,作为常州的城市标志,自来水厂、消防瞭望和民间观时。至1964年影响城中交通而拆除。 |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政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10-11楼
电话:0519-8568157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