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英烈故事月月学(2016年3月)
发布日期:2016-03-02

击碎旧世界的惊雷

——张太雷(1898-1927

三、 出使共产国际   投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张太雷是第一个到共产国际工作的中国共产党的使者,1921年3月,23岁的张太雷随维经斯基抵达伊尔库茨克后,在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中国科(又称中国支部)任书记。据舒米亚茨基在张太雷牺牲后写的《悼念中国共青团和共产党的组织者之一——张太雷同志》一文中回忆:张太雷当时随身带去的关于当时中国工人阶级生活情况调查资料和1919~1920年开展工人运动的情况、青年运动和革命青年组织的情况、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团章、会议和活动的材料,以及中国各地共产主义支部创建和活动的情况等材料,是共产国际第一次得到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最完整的资料。这些都显示了这个年仅23岁的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勇敢、机智和革命的科学精神。

中国支部主要工作是处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关系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负责在中共和俄共间互通情报。1921年5月,张太雷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委派,参加了筹备朝鲜共产党成立大会的组织工作。5月4日,朝鲜共产党在伊尔库茨克举行代表大会,张太雷代表中国共产党向大会致辞。7日,他在大会上作了题为《日本无产阶级与朝鲜贫民》的专题报告,代表大会决定以张太雷发表的论题为基础,用日文发表对日本工人的宣言。会后,太雷即离开伊尔库茨克去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三大”的准备工作。他与当时正在莫斯科的志同道合的密友瞿秋白,经过共同商讨后,合写了给共产国际“三大”的报告,即《关于建立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支部的报告》(一下简称“报告”)。这个“报告”发表于1921年8月1日出版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机关刊物《远东人民》杂志上,署名为“中国代表团的报告”,张太雷是主笔。他们两人在合作起草给共产国际“三大”的“报告”过程中,张太雷即介绍瞿秋白加入共产党,成为俄共(布)的预备党员。

6月22日,张太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出席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共产国际“三大”结束后,张太雷又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代表和俞秀松一起出席青年共产国际在莫斯科举行的“二大”。

在莫斯科期间,张太雷还出席赤色职工国际成立大会,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的工作,并受共产国际执委的委托,起草了要求亚洲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组织选派代表参加大会的呼吁书。

1921年8月,张太雷奉命回国,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助手和翻译。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处委派他组织中国、朝鲜、日本等国选派代表赴苏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和民族革命团体代表大会,中共中央委派他组织包括南方的国民党人在内的中国代表团赴苏与会,9月,马林派他前往日本,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10月上旬,张太雷陪同德田球一到达上海。

1922年10月,以陈独秀为团长的中共代表团赴苏参加共产国际“四大”,张太雷作为出席青年共产国际“三大”的代表同去莫斯科。他先列席了共产国际“四大”,而后参加青年共产国际“三大”。青年共产国际执委在向大会的总结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一年内,远东青年共产主义运动取得了极大的成绩,特别是在中国、内蒙和日本。在会上,张太雷继续当选为青年共产国际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

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进展,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向国共两党建议组成代表团赴苏考察。1923年8月组成了包括蒋介石、沈定一、王登云、张太雷在内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苏。考察完毕后,蒋介石等人11月底启程回国,张太雷应青年共产国际三届执委会要求,留驻莫斯科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青年共产国际的代表。1924年1月21日,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逝世。他为上海《民国日报》撰写《列宁底死》的文章,论述了列宁的不朽历史功勋,并介绍了苏联人民对列宁的无限爱戴和沉痛悼念。1月27日参加了列宁的葬仪,同时在苏联报刊上发表了用毛笔和汉字写的《列宁与中国青年》一文,他沉痛地写道:“列宁死了,但在中国青年的心目中活着。”

1924年6月,共产国际“五大”在莫斯科举行,集中讨论殖民地国家建立统一战线问题。李大钊率中共代表团赴苏,张太雷作为出席青年共产国际的中国代表也参加了共产国际“五大”,任中共代表团的秘书和翻译,担任繁重的工作。李大钊赞许张太雷精力充沛,毅力惊人,工作有条不紊,效率很高,称他为“才华出众”的年轻人。7月,青年共产国际“四大”在莫斯科召开。张太雷和卜士畸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团的代表出席大会。张太雷在大会的发言中强调指出殖民地国家保持团组织独立性的重要意义。大会继续选张太雷为青年共产国际四届执行委员。从1921年到1924年太雷三次赴苏从事共产国际和青年共产国际的活动期间,同东方各国革命家在共同斗争中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张太雷和日本的片山潜、越南的胡志明等三人有一站珍贵的合影,显示出亚洲三个国家革命者之间的兄弟情谊。

(未完待续)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政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10-11楼

电话:0519-8568157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