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新时代,新殡葬,新风尚”——2018年清明系列活动在龙城古园拉开序幕
发布日期:2018-04-03

为倡导互联创新、绿色和谐、文明殡葬的新理念,2018年 4月2日上午,由常州市民政局主办,常州市殡葬管理所、常州市殡仪馆、常州市殡仪馆服务中心、常州市龙城古园联合承办,主题为“新时代,新殡葬,新风尚”的2018年清明系列活动在龙城古园拉开序幕。

民政部《中国社会报》张玉琢主任、民政部《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编辑部主任程新民、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继洪、《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编辑部中国殡葬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智勇、常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舒洪喜、中国民俗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季全保、常州市殡葬管理所所长狄国芬、南通市海门馆馆长王天华,以及各区民政局领导、市民代表、社会团体、省市媒体记者、各社区代表共有200多人参与。

主持人由常州电视台新闻台主持人丁力担任,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继洪为本次活动致辞,他从“新时代,找准定位,追求卓越”“新理念,为民爱民,彰显情怀”“新征程,凝聚合力,统筹推进”三个方面讲述了民政殡葬事业过去成就和未来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的构想,积极倡导互联创新、绿色和谐、文明殡葬的新风尚。

以“有规范、有标准、有温度,开启殡葬新时代”的主题,运用动画短片的形式向在场群众介绍了“互联网+殡葬服务”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96444殡葬公共服务平台,该短片从受众视角出发,详细讲解了殡葬惠民政策和便民措施,以及96444服务流程和各项功能。并向在场群众分发了96444殡葬公共服务平台宣传册,该宣传册内容涵盖惠民政策、“保障型”文明节俭办丧服务套餐、白事流程。

在“生命传承、大爱永恒”环节,由于多年来致力于殡葬文化的研究和建设,常州市殡仪馆被评为“全国殡葬文化传承基地”,由《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编辑部中国殡葬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智勇为常州市殡仪馆授牌,我馆馆长郁桂娣代表接受了此荣誉。

随后,《中国社会报》张玉琢主任、《公益时报》社中国殡葬编辑部主任程新民、常州市民政局副局长杨继洪、常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舒洪喜、中国民俗学会专委会副主任季全保上台,将《泊爱》杂志亲切赠予各区、社团代表。(我馆成立的泊爱生命文化研究中心,编委会集体创作的《泊爱》生命文化杂志首次创刊发布,该杂志内容刊载了民政文化行业新闻、政策法规解读以殡葬行业动态;生命文化、民俗民风人文情怀、弘扬和谐的中华传统家庭文化和幸福感等的文章。)

在“汇思忆像”海葬公祭主题环节中,为共同缅怀追思海葬先行者,主持人伴随悠扬的音乐,深情地朗诵了海葬纪念文,在场群众深受感染纷纷低头哀思。随后,杨继洪副局长等领导及海葬践行者家属代表分别向海葬践行者献花、点烛。

“化作春泥、福泽后人”第三届集体免费生态葬、“了解殡葬文化,感悟生命真谛”第五届殡仪馆公众开放日、“因为一座城,思念一个人”节地生态产品展示,这三大主题活动同时进行,在场群众跟随礼仪人员分别一一参观。

在“化作春泥、福泽后人”第三届集体免费生态葬活动中,共有6名生态葬践行者参与,殡仪礼仪服务队用专业而庄重的服务为践行者完成了一系列的入土仪式,深切地感染了践行者家属和在场的参观者。

上午的部分清明活动结束后,馆长郁桂娣接受了部分媒体的采访,她说“每年殡仪馆都会举行清明系列活动,今年我们更是齐心聚力将创新元素融入,使得本次清明系列活动内容更丰富。例如运用‘互联网+’的模式,配合民政局做好96444殡葬公共服务平台,弘扬科技殡葬,利用《泊爱》的创刊发布倡导文明殡葬,利用免费生态葬鼓励市民转变观念,绿色殡葬。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在科技、绿色、文明、生态、环保、人文殡葬上继续前进。”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政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10-11楼

电话:0519-8568157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