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陵园:英烈故事月月学(2018年11月)
发布日期:2018-10-26

邵金达

奔流不息的运河水,倾诉者文明古国厚重的历史,也见证着无数勤劳勇敢的优秀儿女。本文的主人公邵金达烈士,就是运河文明哺育出的杰出一员。

邵金达,又名邵金大,家住运河边——常州奔牛镇浦沟村符家弄。

邵金达的童年辛酸苦难,但他不仅懂事,而且自强自立。1948年上半年,邵金达被抽壮丁,到了山东前线。国民党军官贪生怕死,打一仗败一仗。不愿为国民党卖命的邵金达早有弃暗投明、参加解放军的愿望。9月的一次战斗后,他单身一人从尸体堆中爬出来,脱掉国民党军装,投奔解放军。

1948年9月,由于邵金达作战勇敢,思想进步,团结战士,对党和人民忠心耿耿,他同其他几位战士一道火线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提任排长。

在历次战斗中,他指挥有方、杀敌有功、工作出色,被提拔为9819部队守备二营四连政治指导员,该部驻守浙江舟山海岛。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些地方政府对新兵入伍把关不够严,有一位来自浙江萧山县农村的战士,表现不好,到部队后,常常散布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不满言论。部队领导采取措施,对该战士进行教育,希望他有所进步。但是这位战士坚持错误立场,不论调到农业队,还是其他连队,都是领导不要,战士不欢迎。后来,这位战士被安排到邵金达所在连,和另外一名班长、一名战士一起养猪。邵金达想,大巨岛地处海防前线,如果不做好每一名战士的思想工作,就会影响加强海防建设大局。对那名战士,更要多下功夫。

1960年10月15日,夕阳快要落山了,邵金达和通讯员快步来到连队养猪队,对正准备吃完饭的班长说,先听听你的汇报。班长说,先吃完饭吧?邵指导员说,谈过以后再吃吧!

哪里知道,那位战士早有孤注一掷的报复准备,在前阶段部队调防时偷藏了三发子弹,暗中全部上膛待发。邵金达从屋外亮处走进屋内,那位战士假装睡在床上,从侧面朝邵金达腹部就是一枪。在紧要关头,邵金达一手猛夺这位战士的枪把,防止他继续行凶,另一只手紧紧按住这位战士的胸部,不让他逃跑。班长和通讯员听到枪响,立即赶到,把那位战士制服。

全身已被鲜血染红的邵金达顾不得自己,命令赶紧将事件报告团部。由于通讯落后,等电话接通,报告团部,全岛戒严,再派汽车来,邵金达已处于危急状态。凌晨一点多,邵金达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离开了他长年坚守的大巨岛和战友们。

邵金达烈士的遗体被安葬在大巨岛观间山公墓,墓碑面朝大海,周围松柏长青,庄严肃穆。

邵金达,这位党和军队的优秀干部、模范思想工作者,牺牲时年仅35岁。(节选)

陈洪良


 

主办单位:常州市民政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市行政中心1号楼B座10-11楼

电话:0519-8568157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