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内容
要找人帮忙,最先想到的是拨老邻舍的号码
发布日期:2017-05-18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杏娣,今朝读嗲个新闻给你听啊?”“杏娣,等一歇要带你出去走走伐?”来娣和杏娣,是一对邻里好姊妹。一个住在钟楼区花园新村101栋,一个住在38栋,认识有二十多年了。连着两天的阴雨,昨天太阳一出来,70岁的丁来娣买完菜就忍不住往76岁的鲍杏娣家去看看她,她说,自从杏娣的老伴走后,生活上有什么不便的地方,都是第一时间找她。

有嗲事情要忙的,头一个拨的是来娣的号码

说起俩人的相识,来娣至今印象很深。她1993年内退,1994年的夏天在广场锻炼,见到当时有深度近视的杏娣。

钟楼区五星街道花园新村是一个开放式的老小区,邻里间有时候就是这么自来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两年前,杏娣的老伴去世,老人一个人总有些郁郁寡欢,也经常淌眼泪,把一双眼睛哭坏了,现在几乎已经看不见。“她大儿子还要上班的,就每天回来给她烧饭,我就陪陪她,一有嗲事体,总归打电话给我。来娣,帮我买点啥,来娣,帮我拿点啥……”

去年春天,社区组织去红梅公园踏青,来娣带着杏娣去了,“她眼睛好的时候也喜欢到处玩的,所以那次去公园,特别开心。”

“她的电话记着牢的,有嗲事情都欢喜叫她的。”杏娣告诉记者,现在都习惯了每天要跟来娣打照面、聊聊天,感觉蛮安心的。“来娣的号码我一背就背出来了,她也热心的,帮我不少事……”

花园新村一社区是一个老小区,总户籍人口5705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数达1534人。这里面,80周岁以上的130多位空巢独居老人成为了社区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们有一个‘忘年交互助组’,发动年轻老人、社工和年轻党员,以‘一帮一’的助老形式照顾高龄老人,对老人生活上照顾,身体上关怀,精神上抚慰。”社区工作人员告诉常州晚报记者。

“闲不住”的老主任

主动揽下了送饭的活儿

今年69岁的吴琴芳原来就是这个社区的主任,她说自己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退休之后,依然活跃在社区,做做志愿者发挥余热。201112月,五星街道的居家养老服务站正式投运,吴琴芳主动到站做起了志愿者,打扫卫生,为站点老人分发养老餐。

97岁的贺廉卿婆婆眼里,吴琴芳还是个“小朋友”,“小朋友,你来送饭了啊”,自从三年前,邻居过世,邻家保姆不能再给她顺路带餐之后,吴琴芳就主动揽下了这活儿。

“每天忙完站点上的事情,就拎着饭盒送过去,保证11点前送到。”而每天一早,贺婆婆也会把钥匙放在窗台上,不用等吴琴芳喊门,直接拿着钥匙就能开门。

尽管送餐就是在一个小区里,但对一位古稀老人而言,每到寒暑,就特别考验人。“夏天热,冬天冷,碰上下雨天什么的,一个来回身上总归津津潮。”

不过,既然揽了这活儿,吴琴芳从来没有怨言,“这点小事,都是邻里间能顺手帮掉的,真没嗲好讲的。”之前,吴琴芳还给一位盲人送过餐,大冬天为了保温,她还特地找认识的裁缝做了个保温袋,至今没舍得扔,“万一今后哪位老人送餐有需要,用得着的。”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