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救助管理站紧紧围绕“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这个关节点,着力在提高救助管理工作“四个能力”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救助服务水平。
一是提高推进救助事业发展的规划能力。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各个科室已制定好2020年的具体工作思路,对2020年的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难点都有清晰的把握。同时,对于新站的建造,相关负责人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文件的要求,认真把握新站房屋结构、房屋布局、安全性能等方方面面,广泛征求单位管理层同志的意见建议,妥善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二是提高破解救助工作难题的创新能力。救助工作者面对着特殊对象救助难、住址不清寻亲难等工作难题。在难题和风险中,市救助管理站科学施策,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困境儿童救助保护问题上,市救助管理站创新救助服务模式,通过帮扶关爱活动,进一步探索困境儿童保护机制:1、织造困境儿童关爱保护一张网。2、建立困境儿童大数据一门库。3、撑起困境儿童救助保障一张网。在寻亲问题上,市救助管理站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寻亲公告,极大地提高了寻亲成功率。
三是提高汇聚力量推动工作的协调能力。与社工组织,爱心企业,街道社区联合开展困境儿童救助、街面巡查等工作,通过开展“6.19开放日”活动,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救助工作中来。
四是提高应对错综复杂局面的统筹能力。市救助管理站认真落实“白加黑,五加二”值班制度,开展“24小时”温情救助模式,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每天的巡视和管理,积极应对突发性情况,确保受助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相关科室每周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常抓常管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方面面,抓紧抓牢各项救助工作的每一根弦,维护受助人员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