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内容
打造四个“全覆盖” 引领服务“大提升”
发布日期:2020-09-16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面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救助管理站在生活照料、救助寻亲、街面巡查、源头治理、落户安置等关键环节上精准发力,打造“救助宣传、源头治理、救助网络、救助寻亲”四个全覆盖,织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的安全网络,推动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提档升级。

救助宣传全覆盖。坚持救助政策、救助事迹同步推进,注重“互联网+”宣传,在社会营造关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良好氛围。加强新闻报道撰写,在门户网站发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进展,提高信息报送量;在“学习强国”上发布《救助知识小百科》等微视频,普及救助知识;利用“6.19”开放日活动,宣讲救助故事;拍摄“城市的微光”微视频,传递社会正能量;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实地宣传救助法规政策。线上线下协同融合,多种媒体同向发力,着力打造“暖流”党建品牌,实现救助宣传渠道全覆盖。

源头治理全覆盖。健全完善救助人员信息台账,将返乡人员、反复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数据库统一管理,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询问等方式进行回访,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予以帮扶,避免其再次陷入困境。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对孤困儿童、低保边缘人口、农村贫困人口等易流浪走失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点对点帮扶,对确有困难符合条件的按照有关政策及时进行兜底帮扶,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救助网络全覆盖。注重构建救助服务网络和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探索“一心多点辐射”的救助服务网络,即以救助管理站为中心,以结对的钟楼区南大街街道和新北区禾沐社工服务中心为辐射点,采取“流动哨”和“固定哨”相结合的办法,聘请一定数量社会信息员和福彩销售点义务联络员,以福彩销售点为临时救助点,建立市、辖市(区)、镇(街道)、村(居)四级救助工作网络,聘请专兼职救助保护督导员,并主动关心,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进而建立社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发现机制。在10个社区挂牌建立救助服务咨询点和临时庇护所,就近提供简易救助,实现站内救助与现场救助有机结合。引导服务点附近的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组织等参与源头预防工作,政策宣传活动,在全市建立了覆盖全面、协同到位、服务及时的救助管理网络。

救助寻亲全覆盖。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创新寻亲手段、拓展寻亲渠道,通过集成多种信息化手段,提高寻亲成功率。一是记录拼凑碎片化信息。工作人员通过与受助人员频繁接触、深度交流,完整记录流浪乞讨人员表述的近似城市、村名、姓名、出生年月等碎片化信息。二是与公安部门合作开展人脸识别和DNA比对寻亲。依托人脸识别技术做初步筛查,人工比对高相似度人像照片。采集滞留人员DNA信息,将DNA数据与全国走失人口DNA数据库、全国打拐寻亲DNA数据库进行持续比对,提高识别信息准确率。三是积极开展“互联网+”寻亲。拓宽信息发布渠道,综合运用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化龙巷等途径发布寻亲信息,提升信息有效度和覆盖度。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