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贵州籍小伙刘某提着一个行李箱和一条被子,来到了市救助站门口,要求救助返乡。工作人员首先询问了刘某的活动轨迹、接触人群、身体状况。刘某表示,近阶段未去过中、高风险地区,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随后,工作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健康码等方式,掌握刘某的旅行史;又通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了解他的其他情况。
刘某向工作人员述说自己今年16岁,22日独自从贵阳乘坐飞机抵达无锡硕放机场,随后乘坐高铁前往苏州,与介绍工作的中介汇合,当他抵达苏州汇合地时,见到了从全国各地赶来,和他一样找工作的人,刘某被中介安排的大巴带到了常州,期间,他还交了一笔押金,得到了一条被子,在这两天时间里,中介并未带他们去面试,只是找各种理由搪塞他们,刘某和一同乘坐大巴的伙伴商量,发现中介和每个人的说辞不一样,但是承诺的薪酬都非常高,大家觉得可能是被中介骗了,有些人开始收拾行李,用仅剩的钱买了返程车票,刘某因为身上的钱都花光了,只能来救助站求助,要求工作人员帮他购票返乡。
由于刘某未满18周岁,还是未成年人,工作人员首先与刘某的父母取得联系,了解此次刘某外出务工的情况,并询问了其父母是否需要救助站安排护送刘某返乡,刘某父母对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感谢,并称不用麻烦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
工作人员为刘某办理了入站手续,安排其在站内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工作人员为刘某购买了车票,为其准备了路上所需要的口罩、泡面和水等必需品,并送他上车。
刘某上车前,对工作人员连声道谢,并称今后不再轻信网络中介的承诺,一定先了解详细情况,再外出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