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内容
巧手制作留青竹刻,常州孤残少年幸运结缘常州非遗
发布日期:2021-01-27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常一军今年14岁,已在常州市儿童福利院生活了10个年头。别看他患有椎管内病变、脊柱发育畸形等 ,腿脚不方便,左手也有变形,可手工特别棒,无论是画画、捏超轻粘土,还是拼图、搭乐高积木,样样出色。去年,他的抗疫绘画作品有的登上了《中国社会报》抗疫专版,有的在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组织的全国书画大赛中获奖。

常一军的动手能力强,能不能练一门手艺,也好成为他将来谋生的手段? 去年暑假,市儿童福利院的院长徐玉娟联系上“常州三宝”之一的留青竹刻市级非遗传承人徐敏老师。热心公益的徐敏老师欣然允诺,收下了常一军,所有的竹子、刻刀等材料由她提供,并亲自免费带徒,手把手地教。

以刀代笔,以竹代纸,在竹子表面仅0.1毫米厚的竹皮上,雕刻文字、图案,融诗、书、画、篆刻于一体,早在2008年常州留青竹刻就被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精致古朴的留青竹刻,看着美好,学起来却相当费功夫,尤其是铲地(铲竹皮)基本功,要天天练习。常一军一接触就迷上了,每天都埋头苦练。

常一军是每个周六下午去徐敏老师的“清园”上课。因为常州市儿童福利院与清园相隔2公里路程,市儿童福利院特地添置了一辆电动轮椅,每次都有1-2名老师及志愿者陪同。有时候遇天气不适,徐敏还会委派有经验的学员上门辅导小师弟。

半年来,常一军刻了“福”“吉”“慎思”“狗”等字和图案,目前已从基础班升到了中级班,开始练习刻竹叶。“这个叶子的‘切边’有点难,但我会刻好的。”常一军对自己很有信心。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