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基层风采 >> 内容
家庭监护问答:网络沉迷
发布日期:2021-04-30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1世纪被誉为网络时代,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网络所影响。网络时代的存在及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生活、工作、学习提供丰富的信息以及其他的便利,但对于缺乏足够判别能力和控制力的孩子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会损害身心。

因此,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家长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问:未成年人每天都上网玩游戏,或者是刷抖音,算不算网络沉迷或者网络成瘾?

答:《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网络成瘾”作了界定并指出: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对互联网使用冲动的失控行为,表现为过度使用互联网后导致明显的学业、职业和社会功能的损伤。诊断网络成瘾障碍,持续时间是一个重要标准,一般情况下相关行为至少持续12个月才能确诊。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主要行为表现是长时间、高强度、习惯性、依赖性地使用网络,但仅有行为表现还无法区分网络沉迷与不当使用网络行为,判断是否构成网络沉迷还应考虑结果因素,即上述行为是否造成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学习和社会生活能力弱化的危害后果。

网络成瘾具体体现为:

1. 对网络失去控制力,如对玩游戏、刷抖音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终止时间、情境等缺乏自控力;

2. 对网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以致于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

3. 尽管有负面效果出现,但依旧持续甚至加大力度。

这种行为模式的严重程度足以导致个人、家庭、社会、教育、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领域受到严重损害,并通常明显持续了至少12个月。

问:为什么父母、老师不让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游戏?

答:通常认为,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危害主要包括:

1. 沉迷网络会造成未成年人因过度上网而睡眠不足,注意力、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影响其身体机能的健康发育。

2. 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含有色情、暴力等危害和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未成年人沉迷其中不可避免会受到上述信息的影响,会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未成年人因沉迷网络暴力游戏引发违法犯罪案件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

3. 沉迷网络使未成年人的大量时间花费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不仅会使未成年人逐渐忽略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学业荒废等结果,而且会阻碍未成年人正常的人际交往,无法有效实现未成年人的社会化。

上述种种危害又会不断向家庭、社会传递,最终会影响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秩序。

问:防止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父母应该怎么做?

答: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中的主要义务包括:

1. 提高网络素养,规范自身使用网络的行为,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监督。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正确认识、接纳和使用网络,形成正确网络观念,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和不当消费行为,引导未成年人健康合理使用网络,才能更好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同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规范自己的网络使用行为,通过言传身教,教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2. 在智能终端产品上安装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软件、选择适合未成年人的服务模式和管理功能等方式,避免未成年人接触危害或者可能影响其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

3. 合理安排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包括规定使用网络的时段和时长,避免未成年人无节制、违背正常作息规律使用网络,进而导致沉迷网络,并形成恶性循环。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