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苏信芳来到家住昆仑街道濑江新城的94岁老人狄秀芬家中,为她修剪指甲、打扫卫生。作为世界长寿之乡,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县市,如何让老年人安心养老,一直是我市市委市政府关心的现实问题。去年9月底,我市开展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扩面工程,为全市80周岁以上的高龄、失独、失能半失能、空巢独居和低保重残等老年群体上门提供助餐、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康复护理等18项菜单式贴心服务。“政府替我们解决了一件烦心事!”家住北固小区的陈奶奶常年在上海生活,去年8月她和老伴儿回到溧阳居住。她说,老伴儿今年已经85岁了,明年自己也将迈入80岁大关,家务活实在有点力不从心。自己正为这事发愁呢,就接到了政府打来的电话,问她是否需要志愿服务,真是太贴心了。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胡鑫告诉记者,居家养老服务刚启动时,他们就挨个电话联系,询问是否需要上门服务。目前,全市所有8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登记在册。根据有服务需求的人数和服务范围,市民政局制定了详细的人员调配制度和考核制度,聘请了两家养老服务机构帮助运行,严格执行每位80周岁以上老人每月都必须享有至少90分钟上门服务这一要求。从2020年10月启动开始,我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日均服务人数达600余名,月均服务人数超过2万名,累计服务10万余人次。记者观察到,苏信芳在服务过程中,要在专门的APP上计时打卡,并将每个服务环节拍照记录下来。苏信芳说,这样做是为了公司和民政局在后台备案,这既是对老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家住社渚镇王家村於家坝村的86岁老人於保生,无儿无女,常年寄住在外甥家,外甥因在外工作常年不在家。志愿者第一次走进老人家中时几乎无处下脚。现在,经过几次上门服务,老人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精气神都跟着好起来了。“上门服务获益的不仅是老人,还有志愿者们。”一家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许多待业在家的无业女性因为这份工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家住上兴镇上沛村的盛采凤也是一位志愿者,女儿10岁那年因车祸瘫痪,从此,她辞去了工作,一直在家照顾,生活很是困难。在得知招募志愿者后,盛采凤立刻报名参加。她服务的对象大多是村上的老人,平时就经常走动,关系融洽,而且这份工作时间弹性大,可以有时间照顾女儿。现在,盛采凤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女儿的医药费有了着落。据了解,本着“年龄适合、身体健康、就近便利和有服务经验优先(持养老护理员证)”的原则,目前我市共招聘了200余名上门服务人员,经过两周的岗前培训后上岗,志愿者的工资全部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承担。胡鑫说:“下一步,我们将不断完善服务对象名单,加强服务监管,让上门服务更加‘走心’,让在溧阳养老更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