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辖区信息 >> 内容
武进区:牛塘镇在疫情防控中推进网格化治理入细入实
发布日期:2021-08-19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疫情防控,考验着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能力。网格,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近阶段,牛塘镇在疫情防控中推进网格化治理实战实训,既把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抓严、抓细、抓落地,又在实战演练中做实了基层社会治理的“一张网”。

把网格细分到最小单元

牛塘高家村原有五个网格,基本上是按照小区或者道路来划定的。招商花园商品房小区就是其中一个独立的网格。然而这个网格里楼栋多、楼层高、人员密,过去仅靠一名网格员协同小区物业共同管理网格事务,造成管理粗放、效能低下。近期,高家村党总支调整思路,首先把招商花园小区划分为两个网格,然后再按照楼栋对这两个网格进行细分,同时把小区楼道管家、党员志愿者、社会热心人士明确为细分网格的网格员。网格细分之后,原来的一个大网格实际变成了11个小网格,平均每位网格员只要负责2-3栋楼,或者只需负责沿街商铺。而原来担任网格员的村干部现在变成了网格长,统筹网格内的各位网格员。近日,扬州疫情形势严峻,第四网格长王亚燕接到排摸涉扬州旅居史人员的任务后,随即把任务分配至她统筹的五个小网格。杨雪娇是负责2幢、4幢的网格员,接到网格长的任务后,她立刻对2幢、4幢的人员进行逐户排摸,并把排摸发现的问题上报网格长王亚燕。唯有把网格划到最细,管理才能做到最实。疫情防控涉及千家万户,人员排查面广量大,细分之下的网格才能真正兜住每家每户的安危,在最小的单元里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实。

把力量下沉到神经末梢

近日,面对南京和扬州严峻的疫情形势,牛塘镇切实强化疫情防控工作。小区封闭管理、人员排摸、重点场所关停、企业防控督查、组织疫苗接种,每一项工作都要深入网格最细处,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千家万户老百姓。如此面广量大的工作仅靠村(社区)几个工作人员显然是做不好的,于是镇机关近300名工作人员全部下沉村(社区),化身网格员,扫楼、扫街、扫企业,把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传输到网格的神经末梢。当然这种方式只适用于疫情防控严峻时刻,在常态化工作阶段,我们不可能把机关工作人员全部下沉。但是“力量下沉”这个工作思路显然是正确的,“社区吹哨、部门报道”的工作模式也一定是做实网格的关键。本着这样的工作理念,牛塘镇对镇机关的下沉力量进行了改组。过去,像城管、暂管、安监、环保等部门虽然也是下沉到村(社区)开展工作,但是这些力量与网格没有精准对接,而且这些力量始终还是立足“条线”开展工作,没有纳入“网格”解决问题,所以造成了“条线各自为阵、网格力量单薄”的尴尬局面。改组后,城管、暂管、安监、环保、公用事业等条线部门工作人员全部被编进网格,与网格内的保洁、保安、河道管护、绿化管护等社会中介力量组成工作小组。每支工作小组平均有5-6人,均是条线部门的专职人员。网格内发现问题后,网格员解决不了就上报网格长,网格长则统筹工作小组出手“解决问题”。只有把工作的实体力量下沉到网格的神经末梢,才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

把堡垒筑牢在网格一线

张浩是牛塘丫河村第二网格的一名党员,近期张浩的工作特别忙。他自愿报名当上了抗疫“宣传员”,他走村入户,将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传达给网格里的党员群众;他带头响应并积极引导群众接种新冠疫苗;他一家一户通知群众参加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像张浩这样在网格里奔走的党员在丫河村还有很多,每天他们都会在手机上看到网格支部书记的工作通知,然后竭尽全力在自己的网格里发挥党员的先锋作用。过去,丫河村的党支部分为老年支部、工业支部、农业支部,支部力量与网格力量不聚焦,党员的作用发挥受到很大限制。去年五月份,丫河村推进党建“书记项目”,重新划分下属党支部,以网格区域为单元建立党支部。把支部建在网格上之后,党员全部在自己所属的网格里发挥作用,既增强了党员们的积极性,也提升了网格内解决问题的能力。史银霞是丫河村第二网格的网格长、支部书记,南京、扬州疫情形势吃紧后,她每天上班后总是先把疫情防控的最新任务传达到4名网格员,同时又通知到网格支部的46名党员,网格里的党员一带头,事情就好办多了。这样的模式近期在牛塘镇得到了推广,卢家巷、高家、竹园等村(社区)纷纷调整支部建制,以网格为单元建起了党支部。有的村还在网格里设置了“党员中心户”,从退休老党员、创业能人中选择政治素质高、群众威信好、作用发挥好的党员当起了网格里的“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事务监督员”和“公共服务员”,建立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把党支部建到网格里,才是真正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真正让党旗在疫情防控和社会发展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