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事留声,在琐碎中服务群众,在平凡中奉献青春。网格员总将“群众的事无小事”挂在嘴边,他们用双脚丈量责任,用双手温暖民心,用真诚灌溉信任,在街道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他们的足迹,在每一户居民的家中,都有他们的身影。用他们的话说,“老百姓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幸福,要做个幸福的奋斗者!”
一、花苑社区——老小区电力改造。戚研所新村的居民提出改造电力设施、扩容配电变压器的诉求,考虑到该小区电力系统即将超负荷运转,市供电局联合街道一起开展老小区电力改造的惠民工程。施工前,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进行改造宣传、说服动员、意见征集。施工过程中,网格员加强巡查,有问题第一时间协调处理。某次,施工队在楼道作业时,弄破了公共区域的玻璃,网格员立即联系维修单位,当天就更换上了全新的玻璃。通过多方配合,9月底,戚研所新村的电力改造项目圆满完成,居民用电更安全顺畅了。
二、花溪社区——“跷跷板”法巧调解。9月25日,多位居民向网格员反映:附近美容店熏艾气味从排风扇直接排向自家,深受困扰。
网格员立即联合街道执法队员前往现场查看,发现排风扇和居民的窗户直线距离不到3米。于是找到店主商讨解决办法,建议将排风扇从北面墙体移到南面,这样既不影响做生意也不影响居民生活。再三劝说后,店主同意整改,最终将排风扇南移、封闭气孔,还购置了空气净化器,排风后确实无异味飘出。居民与商铺店主,就像翘翘板的两头,如何维持他们之间的平衡,就要求网格员换位思考,从双方各自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矛盾。本事件中,网格员通过“跷跷板”法巧调解,居民特意写了一首打油诗致谢:“家中忽闻怪味来,思来想去找不出。全天紧闭门和窗,影响生活真烦人。一日发现排风扇,找到味道之来源。你们艾灸保安康,我们身健谁负责?社区出手快狠准,终把怪味做清除。从此门窗复如常,生活重现真善美。”
三、站北社区——仓库违规堆放事件。7月,站北社区网格员在巡查时,发现一仓库内违规堆放大量空煤气瓶,不乏没有用尽、未经处理的瓶子,于是督促责任人将煤气瓶全部清除。9月,社区又收到居民举报,称该仓库堆放敞口的化工原料桶,可能存在违规作业行为。网格员立即前往现场勘查情况,询问周边居民。由于租赁人在外地联系困难,网格员联合街道对仓库房东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第二日,租赁人回常将堆放的物料进行全部清除,但解释并无违规作业行为。现场机器的确没有使用痕迹,已经落灰。就此事,网格员再次走访居民进行解释,消除误会,居民表示理解和感谢。今后,网格员要加强对重点风险隐患的整治力度,必要时施以一定的压力,确保根除隐患。在处理矛盾纠纷时,要调查清楚,避免先入为主的办事思路。
四、戚大街社区——矛盾纠纷调解。一位居民向社区反映:隔壁的房屋年久失修,导致自己家中渗水严重。网格员立即来到现场查看,联系隔壁户主了解情况:原来,8月时屋顶就因大雨而塌陷,并且影响到了隔壁住户,但在房屋维修时,户主与同父异母的兄弟对房子产权产生争议,导致维修搁置。当邻里矛盾和兄弟产权矛盾共存时,社区强调以解决邻里矛盾为先,至于房屋的产权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确定。经过多番协商,最终户主表示同意维修房子,费用一人承担。居民对社区的调解结果感到非常满意。网格员将做好后续跟踪走访,目前房屋的维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五、圩墩社区——妥善安置空巢姐妹花。圩墩社区居住着一对出名的姐妹花,两位老人年事已高,患有精神疾病,生活自理困难,平时还爱好捡垃圾。自两年前妹妹的腿摔断后,姐妹俩出行困难。尽管期间街道和社区多次上门与亲属沟通,但亲属拒绝照顾老人。老姐妹的日常生活靠网格员及志愿者照看,安排每日送饭,每周采购饮用水和食物送上门,每季送上被褥衣物,每年清理家中垃圾。前不久,姐姐意外离世,网格员第一时间上报街道、联动民警、联系家属,妥善安排后事。针对妹妹的养老事宜,社区多次召集亲属进行协商。10月21日,社区联系春熙堂志愿者为老人洗澡、剪发。随后,亲属将老人送到医院进行治疗,落实后续养老事宜。今后,网格员将继续深入开展走访服务,关心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到充分的关爱和帮助。
六、综合行政执法局——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自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改造工程启动以来,周边非机动车停放面临巨大压力,每天早、晚高峰都形成交通拥堵,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经过现场勘查和工程对接,决定抢抓周末时间,“快、准、稳”地解决这一民生痛点问题。在保证人员通行且不压盲道的前提下,局办出动人员30人次,短短两天,喷绘非机动车停车车标42个,施设非机动车划线882米。后续的一周,局办安排早、晚班人员对七院门口的非机动车停放进行指导和整改,彻底解决了停车混乱的问题。
今后,戚墅堰街道网格员将继续坚持服务到户、管理到位的理念,实现“有事找网格,小事不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