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城,位于常州市新北区西北端的孟河镇,这是一座筑于明代嘉靖年间用于抗倭的江防要塞。数百年来,这座古城一直铭刻着中华民族防御倭寇的历史。
孟城之名,源于孟河,追溯历史,很有故事。
据《风土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汉室刘秀为躲避追捕,逃难经过此地,夜宿七里井(即现孟河镇万绥与西夏墅镇浦河交界处),受到乡民们的掩护。也使刘秀亲身体会到农民的贫苦,问及缘故,方知这里虽离长江不远,但江边有小黄山、嘉山(原称龙山晋朝孟嘉隐居于此后称嘉山)等山脉相阻,水流不畅,旱不能灌,涝不能排,庄稼连年受灾歉收。后刘秀兴兵灭王莽建立东汉朝,称光武帝,念及在七里井落难受救助之恩,遂于东汉建武初年(公元25年)下令地方官征集民工,从七里井至长江开挖一条河渎。河渎宽5丈,深7尺,疏通了长江水源,解决了两岸庄稼的灌排功能,从此这里田禾丰收,人民安居乐业。而在这条河渎通长江口岸处,来往船只的货物贸易也趋繁荣,原来的1个村庄变成了集市,人们就把这里称为“河庄”。
这条河道经过近800年的流淌,虽经多次疏浚,但年代一长,总是面临淤塞,到唐代永和元年,常州刺史孟简,决心重新拓浚这条河渎。孟简从各地征收民工15万人,施工从长江入口起,一路拓河直至京杭大运河奔牛段,历时4年,拓宽拓深了一条长48里,贯通了运河至长江的水利及交通要道,使漕运的船只也可由此往返于运河和长江。人们为纪念孟简的水利之功,将这条河流定名孟渎,后改称孟河,长江口岸集市河庄也称孟河。
由于孟河(河庄)东西两岸皆为山脉,仅此处可为长江入口,使它也就成了军事上的一个江防重地。南宋初年,宋、金凭长江南北对峙,抗金名将韩世忠曾一度在孟河设立军寨,用于抵御金兵的南侵。至南宋嘉熙元年(1237),为巩固长江防务,郡守何处信上奏朝廷,请求在孟河修筑一座永久性的军寨为孟河寨。孟河寨建成后,派205名军士镇守该寨。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猖獗,在我国东南沿海沿江不断侵犯骚扰。倭寇从长江入侵,“自京口而下,唯河庄贼可深入,进孟河,抵奔牛,赴府城便宜而易”,所以河庄“益为滨江津要”。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一股倭寇沿长江逆流而上,一把火烧了孟河寨和孟河西山一带严七庄七峰山房,杀了人,劫了财,地方震惊。于是,巡抚尚维上奏朝廷,建议筑孟河城堡,以利防务。朝廷批准,派御史孙翊主持修城事务,历时4年,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城堡筑成,定名孟城。
孟城略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全城周长670丈,约4华里。城墙高2丈多,设5个城门:东门名通江门,意从东门的孟河可直通长江;西门名达润门,意达镇江;北门名翊京门,意为该城由孙翊督造,且门朝京都,有护卫京都之意;大南门名定常门,意安定常州,另开小南门名通信门,因门外有驿道,便于信使来往。城墙四周都有护城河,护城河城门口设木吊桥用于放行。在南北城墙跨越内城河处设水关,南水关名金锁关,北水关名玉盘关,南北水关均有用元木制成的水上闸门,定时启闭。
孟城别称珠城,因孟城东有小黄山,也称东山;西有嘉山,也称西山。东西两条山脉沿山逶迄连绵,起伏叠翠,巍峨雄壮,似两条巨龙,而孟城嵌在两山之间,恰似二龙戏珠之势,故有此称。
建造孟城,还留下了一个传说,说那主持筑城的孙御史,在筑城过程中有意缩小了城池的面积,将大城筑成了小城,偷工减料,从中贪污不少银子,后被人告发,罪责难逃。皇上一道圣旨。将他发配到孟城,当着地方百姓的面,处以剥皮极刑,这孙御史也就在民间传下了“剥皮御史”的罪名。
孟城建成后,明朝廷在孟城设都司、把总各1员,领兵1500名,浆船50只驻守孟城,另委任外围把总1名,领兵100名,马14匹,用于沿江巡逻。巡逻东至江阴交界处桃花港,西至丹阳交界处界牌镇。至清朝,朝廷又增强了孟河的军事防务,委任有孟河营游击1员(从三品),都司2员,守备1员,千总4员、把总6员,并增加水兵炮船装备。孟河营官兵以孟城为中心,沿江巡防,东至江阴界桃花港,西至镇江丹徒胡家沟,设巡防口14处,直辖沿江170里。
民国初期,孟城仍为驻军重镇。1938年前,国民党88师辖下1个营在孟城关帝庙内驻扎,另城内的西林寺和城外的娘娘庙各驻有1个营的地方保安部队。1938年至1945年,孟城为日本军队侵占。1945年至1949年4月,由国民党江苏省保安第四纵队张少华部驻扎孟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也派兵驻扎在孟城东山。
孟城城墙在1958年拆毁。2008年7月16日,常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会同新北区及孟河镇的有关领导,召开了关于修缮孟城古城墙的会议,决定在原大南门处残存的城墙土基坡处加以修复。至2011年,修复了一段约20多米长的城墙,重建了大南门定常门,作为历史遗迹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