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古城呈椭圆形,城墙绕城一周。东西南北有景阳门(东门)、宏化门(大南门)、文明门(小南门)、望华门(西门)、拱极门(丹阳门)、朝天门(北门)6个城门。城郭外有护城河碧水拥绕,城市内有丹金漕河穿城而过。舟船出入北有会潮关(北水关),南有会龙关(南水关)。丹金漕河由北向南流入老鸦塘,将老城一划为二,分桥东桥西。河上有拱形石桥,北为文清桥、南为清河桥。沿岸大小码头层层叠叠,此等建筑,宋代风格,古朴精巧。金坛城建于唐武后长寿九年。城池纵横三里,这是按照“夫子之城九里,知公七里,候伯五里,子里三里”的城制而建的。一个城池首先是城墙,然后才是城墙围起来的空间。金坛这个空间不大,也只十来条街道,三十来条巷弄,宽的十步余,窄的七八步,全都青石铺成。街市以南门城厢最为热闹,老鸦塘码头一带舟船车辆、骡马挑夫,货出货进、商贾密集。古来商家选址都有“东村、西俏、南富、北贫”之说,也许正应了这句话,南门真是老城的致富福地。当年这里粮行、木行、茧行、盐栈、酱园、糟坊,还有客栈、酒店、钱庄都密集于此。这条老街虽然商铺林立、人来人往,毕竟当时在农业为主的中国还是个农业县城,还缺少大城市那种锦绣声色,也就有点乡镇寻常气息。
古城的巷弄与这些街道相比就阔绰多了,充分显示出它的深厚底蕴。相府弄、太常卿、九房巷、书院巷、学前街,一听这些巷名就知道它的历史。城里有条巷子聚集有冯探花府第、于状元复元堂、太平天国戴王府,还有许多名人故居。这里才是老城的精华,人文璀璨的地方。
“筑城是卫君、造廓是守民”。金坛老城有卫君的官府衙门,有察院、行宫、科考试院,它们有的在桥东,有的在桥西,封建官场建置清楚不过。旧礼教旧文化的地方也很多,节孝祠、石牌坊、祠堂、关帝祠、陆羽公所、鲁班公会,还有宋代的孔庙、辕门、泮池、大成殿、尊经阁、明伦堂,它和众多建筑相映生辉,构筑当年文化背景、儒家思想。
金坛古城是一种经济、一种聚落,四乡八镇农民的生活必需、货物买卖大都不越离本邑市场。他们早起后挑担入城,贩卖谷米、柴草、木炭、瓜果、鸡鸭;日暮回乡,带回农具、布匹、日用杂货。明清以后,老城逐渐形成商贸气候,绸布庄、鞋幅店、铁匠铺、木器店、烟草店、杂货店、酒馆茶楼不知其数,抵押当铺也有五家,有钱人花天酒地、贫苦人抵押典当。到清末民初,京沪铁路通车,老城逐渐开放,外地商人络绎而至,安徽会馆、浙江会馆也在城内出现。手工作坊、酒厂、发电厂、医院、女子学堂、教堂、戏院相继出现,城市功能有了改善。金坛古城居民不多,据史料记载,到宋靖康南渡、北方人南迁,金坛城里的人口才多了起来。咸丰十年(1860)一场兵乱,城中人口七万幸存三千。民国三十七年(1948)人口统计城中人口一万七千余人。旧时的城里并不拥挤,城边角落还有许多空地,南城脚下有陈家桑园,西城脚下有顾家桑园。有些人家屋前屋后还种上蔬菜,虽说是县城,但也有几分乡野气息。老城虽小,却井然有序,东门猪牛市,南门手工作坊。富人住城中心县前街司马坊,穷人住城角落白凉亭、毛家场。习文者学基、书院巷,习武者射圃矢巷。行业分地段布局,有仓房运粮巷,有东轿巷、西轿巷,有吹鼓桥、当铺巷。即使一条内城河也将汲水、洗菜淘米、客运货运、草灰粪船分隔使用,螺蛳壳里做道场。古城也有慈善机构养济院、育婴堂,也有更房、戒烟所、救火会、警察巡捕房。这里地宽人稀,宁静祥和,是一个适合人居的地方。
金坛古城极具江南水城之貌。那悠悠十里城河水,两岸水上住人家,城中大沿河、小沿河巷的住户,前是临街小店铺,后是水上吊脚楼,木栏杆小格窗,或一间二间,或小楼平房,凭窗临水,看河水忽涨忽落、船舟来往,重载有纤夫,轻舟点篙桨。如乘舟荡漾其中,“三步两桥接肆前,市头沽酒待尝鲜,出城乘船桥下过,水阁人家尽卷帘”。老城有桥,桥是古城的脸面,文清桥地处闹市,它是本邑进士刘宰捐资建造,有八百年历史。站此桥上,可饱览城中风景,北望水关、城楼,南看清河拱桥。远近双桥相对,流水潺潺,大小码头,舟船楫桨。
金坛古城寺庙极多。城郊有东岳庙、东禅寺、西禅寺、太虚观、玉皇殿,城内有城隍庙、万寿宫、河西庙、兴庵庙。还有一条七庙巷,有华光庙、龙王庙、慈云禅寺、关岳庙、忠佑司祠、圣王庙、三官堂。其中规模最大的慈云禅寺,雕栋画梁,殿宇宏伟,它建于六朝梁武帝大同初年,可见古城宗教之盛行。
金坛古城是一部历史,维系着长长的血脉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