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疫情突发,由于病毒传播性强、人员轨迹复杂,“德尔塔”已兵临城下。正值危急之春,常州经开区戚墅堰街道的一批志愿者们勇敢担当、冲锋在前,投身到夜以继日的全员核酸、人员摸排和信息登记中,与病毒作战,与时间赛跑。
皓首如云鹤骨铮。现年78岁的费汝英,是东方社区的义务巡逻队员、楼道小组长,退休以来她总是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常州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拨打社区热线,报名成为全员核酸检测志愿者。她表示:“别看我年龄大,但我身体还算硬朗。疫情一出现,我只想为自己所在的社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在经开区的三轮全员核酸检测中,负责维持现场秩序的费汝英总是五点就到达自己所在的东方社区火车头体育场。清晨空旷的体育场阵阵寒风刺骨,费汝英却并不畏寒。在跑道上帮忙喷洒消毒液、运送防护服等物资,让她回忆起了这些年在这里锻炼的无数个清晨。“每天五六点钟有很多人会来这里慢跑,但现在大家都不能出来了。今天我来这里做志愿者,就是为了让明天大家都能回到这片体育场,做自己想做的事。”
战疫金兰分外香。花溪社区的牟月琴和张玉娟相识的际遇就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一个光荣在党五十年,另一个是社区居民骨干,二人原先并不相识,恰是因为一同来到花溪社区做防疫志愿者,一来二去成为了朋友。这对“姐妹花”没有说不完的话,只有做不完的工作——志愿服务没有终点,共同幸福才是目标。无独有偶,金兰成双。戚大街社区的俞小妹和藏锦妹两人分属不同的网格,都是小组长,先前并无交集。全员核酸检测时,她俩在入口处搭档,一个负责测温,另一个查验两码,配合意外娴熟。吃过几次盒饭后,两人相见恨晚。“等疫情彻底结束后,一定登门来聚聚。”
我有丰粮慰辛劳。戚大街上的“第一时间蛋糕店”连续几天忙到凌晨三四点钟,因为他们正在赶制一批不收钱的“无价订单”,几百个新鲜面包都要人工制作。原来,这是店老板亲自点的单,要赶在七点前“第一时间”送给为全员核酸检测辛劳付出的志愿者们做早餐。可口的面包温暖了志愿者们的胃,大家打起十二分精神,生龙活虎地走上了各自的岗位。老板周建军并不在店内“监工”,原因无他,他本人也正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做志愿者。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周建军忙着引导一米线秩序,解答居民各类检测疑问。自家的面包早已送到,他忙得吃不上一口。早餐变成了午餐,半天时间结束后,他将所剩的面包都给了换班的医护。这是周建军参与防疫的第三年。第一年他向武汉捐献了物资,第二年他帮忙值守卡口,第三年他带着面包来到了全员核酸检测的现场。周建军说:“只要疫情还没有结束,我就还要做防疫志愿者。众志成城,我们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