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抗击疫情比作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那么转运涉疫隔离人员就是与疫情短兵相刃的“前沿阵地”,更是阻止“战火”蔓延的第一道防线。
4月27日中午11时30分,常州经开区社会保障局闻令而动,联合常州经开区医保分局,迅速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班子成员全员参加、各科室工作人员组成的转运专班,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转运工作中。在这支二十多人的队伍中,有党员干部,有青年职工,也有退役军人……转运驻点总是灯火通明、不眠不休。“转运得越快,感染传播风险越小”,“组织转运流程越紧密,再次扩散的风险越小”,专班在实战中摸索,在总结中提升,不断细化转运工作方案,探索出了“一车一表”“定时批次”“表格闭环”等工作法,大大提高了转运效率,进一步确保了转运安全闭环。转运不仅需要送出去,还要接回来。4月29日凌晨1时32分,32名学生解除隔离需要转运回家,转运专班迅速响应、统筹安排,用3个小时就安全完成转运,并联系街道工作人员落实居家隔离管控措施。截至目前,疫情防控转运专班,已累计转运60余车次,转运人员超过2800人次。
晚上11点,电话铃响了,接到命令,梅嘉慧立刻起身,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头扎进了茫茫夜色。梅嘉慧今年30岁,自本轮疫情以来,作为遥观镇疫情防控转运专班的一员,他便没了昼与夜的概念,已经跨过了多个这样的“深夜11点到早晨6点”。梅嘉慧所在的转运专班是由遥观镇机关单位18名党员组成的一支先锋队,连续多天不舍昼夜,配合作战。为保证转运工作高效有序,不疏漏任何一环,连日来,专班成员们不断总结经验,实现“快接转”。他们在拿到转运名单后,先梳理待转运人员所涉及的村或社区,然后根据区域位置、通行条件、停车点位等情况综合设计行车路线,由远及近转运,并提前告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转运流程优化后,让一次横跨全镇的转运时间缩减近1个小时。
“观墩花苑小区有居民突发重病,呼吸困难,请求紧急转运。”“收到,请告知地点、转运人数,保持电话畅通,转运车马上就到。”
一接到急危重病人转运任务,丁堰街道就医转运团队立即出动,从调配转运车到接到病患,再转运至第七人民医院,整个过程不超过10分钟。新一轮疫情发生后,丁堰街道全力保障封控管控期间居民就医需求,各社区服务热线24小时待命,加强医疗救治保障工作。丁堰街道就医转运团队负责人张睿说“仅仅两天,我们就转运了78位需要外出就医的居民。我们不仅要与每位居民提前确认出行时间和随行家属人数,安排协调车辆,还要在就医完成后将他们平安接回社区。”目前丁堰街道就医转运团队共有4人,分为2组,配有2辆转运车,一天要跑两三百公里。对血透、化疗等重症患者,街道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每次提前与病患确认用车时间,确保不影响治疗。除就医转运,丁堰转运团队还提供日常代配药等服务,确保居民的就医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在常州经开区还有一支与时间赛跑的“特殊快递员”,他们往返于采样点和检测机构,主要负责全员核酸中的样本转运,从4月26日到5月5日,潞城街道每天投入8辆应急保障车辆执行转运任务500余趟次。
有人冲锋在前,在抗疫一线拼搏奋斗,也有人居于幕后,默默坚守,致敬“疫”线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