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戚墅堰街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扭住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牛鼻子”,坚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咬定目标干、奔着困难去、盯住结果抓,切实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落细落实。街道先后获评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2019-2021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2019-2021年度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5月10日,常州市召开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推进会,会上戚墅堰街道作为文明单位标兵代表上台领奖。今年是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常州市巩固创建成果、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一年。戚墅堰街道将全面对标创建要求,时刻保持“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输不起”的荣辱感,铆足干劲、奋力拼搏,铺就文明基底,塑造典范标杆,以实际行动为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提供“戚墅堰经验”。
塑造典范标杆,以严标准绘就发展新蓝图。一是严把体制机制。街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出台《2022年戚墅堰街道典范性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严格实施“社区互查、部门自查、纪委巡查”的常态化督查机制,创新“分区调配+协同联动”模式,持续高效对标测评要求开展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二是加快城市更新。加快推进片区改造,先后实施重点道路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农贸市场整治、党群服务中心升级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探索实行老旧小区停车收费并引入物业管理,加大公共停场收费管理;开展“双线”整治专项行动,巩固“飞线”整治成果,加大智能充电桩覆盖率,健全长效管理;试点开展“废线”整治,梳理各类通信弱电线路,清理废弃线缆,实现“多网”合“一路”。
锚定急难愁盼,以大实干回应群众真期盼。一是让城市“难事”不难。统筹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美丽常州建设,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的薄弱项,在细微处下功夫、见成效。创成省级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个、省级达标小区3个;创新垃圾桶盖限制器小发明,一招解决垃圾桶敞盖顽疾。引导流动摊贩进入集贸市场合法经营,规范化管理早餐集中安置点;打造全区首家消防救援工作站,设置“微型消防车”。二是把民生“小事”办实。积极开发“戚事一网通”微信小程序,建立“网格员—网格长—责任社区—责任部门—分管领导”五级巡查整改制度,及时上报、精准派单、联动处置、即知即改,助推城市面貌提档升级。先后开展“春风吹进小巷”“幸福家园 精细管理”百日攻坚、“三大攻坚”和“五大整治”等专项治理200余场。
培育时代新人,以优服务奏响文明主旋律。一是推进志愿同享。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理论冬奥”“理论戚骑兵”品牌作用,将传统技艺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融入党的政策理论。建立“同心联盟”,以“百姓提单、网格接单、社区下单、志愿抢单、群众评单、合伙兑单”的模式,为志愿者发放“同心卡”,鼓励爱心单位以积分兑换的形式投身公益事业,营造全社会热心公益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强道德教化。深入做好《常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宣传工作,做亮道德讲堂、文化传承、全民阅读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引导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持续挖掘提炼善行义举,把文明实践精神具体化、鲜活化,以典型示范带动文明城市创建,先后挖掘树立了“钥匙阿姨”徐琴秀 、“大国名匠”吴淑玄、“95后抗疫先锋”等各类身边好人、道德模范18名,树立起群众身边的道德标杆,在全社会汇聚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让戚墅堰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