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居民于老太家里水管漏水,致使一楼住户家吊顶受潮。于老太的儿子得知此事后,想与一楼住户协商赔偿事宜。街坊邻居知晓后,邀请于老太的儿子和一楼住户到“车库议事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沟通后,一楼住户体谅于老太年事已高,没有要求赔偿,于老太的儿子也专门请人将水管重新翻修,漏水事件在大家的关心下顺利解决。近年来常州市经开区司法局积极引导村(社区)打造百姓议事平台,加大“法律明白人”培育力度,为基层社会治理凝心聚力。
改造停车库,15平米承载幸福生活。2019年,常州市经开区戚墅堰街道东方社区在辖区内改造出“睦邻自治楼”“爱心志愿楼”“敬老孝亲楼”“书香文化楼”“亲善邻里楼”“党员先锋楼”等6个各具特色的楼栋,其中戚厂工房南区80幢乙单元为“书香文化楼”。改造“书香文化楼”过程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居民们缺少一个集中活动的阵地,号召居民帮忙提供场所,不久就有热心居民表示愿意将自家车库提供给大家用于日常活动。80幢乙单元一楼的车库就此化身为“共享客厅”,15平米的空间“见证”了居民们的“幸福时光”。从社会热点到家长里短,在“共享客厅”里,什么都能聊。有了这个阵地,居民自发组织的活动越来越多,邻里关系也更加和睦。
搭建议事亭,村里公事大家谈。常州市经开区横林镇崔桥村村委工作人员发现,把村民请到村委会办公室提意见时,大家参与积极性不高。
针对这一问题,去年3月,崔桥村在法治文化公园的凉亭上挂出新牌匾“百姓说事亭”,两侧对联上书“善谋事善成事形成于事,敢直言敢实言畅所欲言”。说事议事,出“室”入“亭”,一字之变,拉近了距离。如今,劳动就业、落户入学等问题,在“百姓说事亭”都能得到解答,村里的矛盾纠纷也少了不少。
联合打造“初心茶社”,一杯清茶解民忧。常州市经开区遥观镇勤新村常住居民有2800多人。为便于村民表达诉求,2019年11月,勤新村与遥观镇司法所联合打造“初心茶社”,让村民在喝茶聊天时,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努力满足群众的法治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两年来,勤新村“法律明白人”在“初心茶社”调解邻里、家事纠纷50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