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辖区信息 >> 内容
常州经开区:众多“合伙人”,营建和谐经开治理新格局
发布日期:2022-07-16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619日是父亲节,这天,家住常州经开区横山桥镇五一村的心理咨询师董宇枫,收到了一条曾经的“病人”大学生小李发来的微信“报喜”:自己已经化解了对父母的不满与怨气,亲口祝爸爸父亲节快乐,全家人恢复了和乐融融。常州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党工委政法委书记、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局长盛世麟也为这样的喜讯感到开心。他说,近年来常州经开区创新实施的“社会治理合伙人”模式,进一步提升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活力,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社会治理合伙人’可以是乡贤能人、是社区达人,更多的是居民自己,大家一起为建设‘和谐经开’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乡贤能人,力所能及为家乡人服务。董宇枫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经五一村委和市心理学会牵线搭桥,把个人咨询室开在了家乡五一村里。520日上午,居民小李赶到咨询室求助:我是大学生,但我对家庭完全失望了,父母的控制欲太强,对我什么都要管,不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他一直想找心理咨询,但发现乡下很难找到,去城里又不方便。最近得知家门口就有一个,已经为此痛苦好长时间的小李立即找上门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董宇枫的努力起了成效。在遥观镇也有这样一位家乡律师李文义,他总是能够精准对接群众诉求,随时主动送法上门。比如《安全生产法》实施后,他特别针对该法的新增亮点及重要作用,为遥观镇的多家大型企业进行上门宣讲,每家企业都有超过300余名员工,通过扫直播二维码、视频分会场的形式进行了收看。据介绍,常州经开区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选择业务精、能力强、热心公益的乡贤能士,积极纳入合伙人队伍,通过大力整合这些人力资源,使群众对于服务类、科技类、公益类、商会类等涉民生需求得到更好地满足。

社区达人,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在戚墅堰街道河苑社区有一群既是退役老兵又是矛盾调解员的居民,创立了“老兵网调站”服务品牌。近日河苑新村5幢有居民反映楼北面落水管破了,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由于河苑新村没有物业,维修公共水管需全体住户协商出资,经过老兵调解员挨家挨户两轮协商,由10户居民共同出资800元修理。“老兵网调站”目前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60余件,成功率100%

戚墅堰街道戚大街社区的“法律明白人”俞珺,一次无意中得知有位袁阿姨出于好心,一直在照应邻居家98岁的老先生。不想老先生的家人却对她产生误解,由此引发居民纠纷。俞珺立即主动上门,积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用法律和亲情化解纠纷,最终两家人冰释前嫌。据了解,常州经开区全方位引入可用资源,探索部门间、机构间合作激励内容,充分发挥包括社区达人在内的各类合伙人的社会治理积极性,增强社会各界基层治理责任感。社区达人们针对群众需求和治理盲点,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公共服务,努力为社会治理注入新动能。

广大居民,群策群力守护“家”安宁丁堰街道蓝山湖社区的电动车停放一直是小区治理的“老大难”问题。作为小区楼道长的孙兰芹几经思量,萌生了划分停车位的想法。她率先在自己居住的11号楼试点,沿着墙边贴上每户的门牌号,一个门牌号对应一辆电动车,一共划出64个停车位。她给每家的电动车都发放一条绿色带子扎在车把上,便于区分其他楼栋与自己楼栋的电动车。发现有其他电动车停在这边,她会将车挪至专门的电动车充电区。试点成功后,她的电动车停放经验已经在社区里推广开来。在潞城街道公园壹号花园社区里,67岁的王榴芳和一群退休老同志们组成了“壹号巡逻队”。她们将健身与巡逻合二为一,看到有遛狗不牵绳、飞线充电、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能劝阻的直接劝阻,不听劝阻或自身难以解决的,立即随手拍发给社区。巡逻中,她们劝和过吵架的小夫妻,发现了疫情期间偷跑进来的外来人员,劝阻电诈案件39起……

常州经开区始终全面开放网格资源和应用场景,发动和吸纳一切有意参与社会治理的个人,以人力、技术、服务等形式“入伙”,营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氛围,构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