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靓丽名片”,是一座城市最美的“底色”。自常州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常州经开区各镇、街道积极行动、扎实推进,全力以赴促进环境面貌大整治、大改变、大提升。
横林镇文明实践扩面,文明城乡靓颜。横林镇紧跟三标融合导向有序推进了文明实践扩面、文明城乡靓颜等工作。文明实践扩面。结合秋白书苑建设完成了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异地新建提档工程并正式投入使用。村级强化标杆型实践站提档,瑞丰社区在硬件全面提标的基础上,启动“筑瑞先锋、志愿同行”志愿服务助力社区治理专项行动。文明城乡靓颜。高标准补充集镇区绿化景观,对顺通路沿线全程加装绿化管护栏,绿化空缺、枯死等现象有效改善。强力推进违停整治风暴行动,主干道违停现象实现根本性转变。开展空中线缆整治提升行动,努力提升镇区“颜值”与“安全值”。
遥观镇锚定“全国文明镇”创建目标,制定三年行动计划,遥观镇以创建全国文明镇为引领,围绕文明城市建设、城市长效管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标融合”,稳步有序推进整治工作。全面提升城镇“颜值”,擦亮文明“底色”。开展暴露垃圾、乱停车、公厕等专项整治行动;结合精品街道建设,创设“窑光爱心志愿小站”,为户外劳动者提供暖心服务8项;结合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设置公益景观小品。率先在全市成立首个镇级百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蒋明峰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蝉联省志交会铜奖,光大环保能源获评市优秀志愿服务组织。
横山桥镇灵活运用“三字诀”,文明创建不停步。横山桥镇强化“三标”意识,以惠民利民为目标,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擦亮五一村“全国文明村”金字招牌为重点,自抬标杆、自加压力,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立足“全”字,实行区域包干制,“镇、村、企”三级联动,织就志愿服务网,亮化镇村容貌、营造整洁环境。注重“实”字,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通过多元化活动,推动文明新风入脑入心。聚焦“难”字,解决痛点难点问题,完善环境卫生巡查机制,加大循环保洁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启动“文明敲门”行动,志愿者深入村头巷尾发放五一村自制宣传册,挨家挨户普及“创文”知识,号召村民遵守村规民约,让文明理念根植心中。
潞城街道破解充电、停车难,“改”出居民幸福感。潞城街道全面推进安置小区停车收费,非机动车集中停放,充电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让停车、充电“不再难”,居民收获满满“幸福感”。街道深挖各小区现有资源,对地面车位进行扩容,对地下车库进行维修、改造,在满足使用的同时,提升地下车库品质。同时,强化停车管理,适当收取停车费,将停车费反哺小区建设。为满足居民非机动车停放和充电需求,减少风险隐患,街道在青洋花苑、蔚蓝天地、公园壹号、嘉州枫景苑等小区进行分类试点,居民充电快了、花费少了。
丁堰街道宣讲深入人心,创文人人参与创建文明典范城市。老百姓是受益者,更应是行动者,要让百姓自发加入创建工作中,为营造“人人创文、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丁堰街道发起文明城市宣讲倡议,依托丁香网格学苑等阵地,发挥党员干部、网格员、“古运丁堰”理论宣讲队成员作用,围绕社会治理、群众生活、城市发展等内容进行宣讲,结合“文明来敲门 幸福伴我行”行动,激发全员参与文明城市建设的热情。目前,丁堰街道已开展文明城市专题宣讲26次,发放宣传手册4800余份,惠及群众13000余人。下一步,街道还将继续通过各媒体平台,宣传各类文明知识,营造浓厚文明氛围,推动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
戚墅堰街道下足“绣花”功夫,焕新“品质宜居”面貌。戚墅堰街道以“绣花”功夫,高质量、高标准落实各项创建举措,文明创建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和新突破,“品质宜居”面貌得到持续焕新。背街小巷整治,痛点难点逐个攻破。7月至今,共计完成基础设施修复205处;针对14条重点背街小巷,陆续完成1000余处飞线整治,切实解除居民群众周边的潜在安全隐患。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改造提升循序渐进。结合老小区改造,开展楼道基础设施整修,累计修缮1132盏楼道灯,楼道窗25扇;实施“三心”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项目,全力打造安全便利、群众满意的农贸市场。
文明常经开,你我同行,美好家园,让我们一起共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