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电诈违法犯罪打击“合力不强、动能不足、推进不实、氛围不浓”的难题,常州经开区公安分局打造“经开反诈通”智慧平台,探索以“科技赋能”为核心的反诈“智治”路径。
数据一网汇聚。反诈治理是一项“全民工程”,目的是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自主防范意识,而社会流动性往往造成治理盲区,形成圈层壁垒。对此,“反诈通”平台以全区807家规上企业、49家各类学校为重点,组织全区职工、学生、家长、居民四类群体开展“平台注册、在线学习、答题检测”此3项活动,提供“线索举报、互动答疑、反诈课堂、诈骗体验”的服务,形成用户“反诈印记”,实现防宣内容、对象、范围的量化分析,为后续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平台注册13.9万人,每周活跃用户2.6万人。
质效一端管理。反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注重目标、任务、路径、举措的整体把握,克服“盆景式”宣传,“作秀式”治理,将宣传虚指标变为防范实标准。对此,“反诈通”平台立足全区49个公安警格单元与295个网格单元,将498名网格员、579名志愿者、1202名警辅力量纳入管理,设定入户宣传、“五进”宣讲、主题活动等3类工作场景,明确防宣标准、要求、结果,绩效动态排名纳入考核,自动形成“反诈档案”。与此同时,平台引入群众“拉新”功能,每一位注册人员都可以与家人、同事分享平台使用权限,最大限度提升平台活跃度。
预警一线传送。反诈治理是一项“精益工程”,大水漫灌式的预警防宣收效甚微,关键信息传递错了人,徒增工作,却还是无效宣传。对此,“反诈通”平台建立5大类27项电诈警情要素研判模型,从高发案区域、高发案类型、高发案人群3个维度确定防宣重点。以“防反复”为目标,坚持“逐案预警、快速预警”,做到一处发案、处处提示,第一时间落实全覆盖预警提示,不断提升防宣预警的针对性、有效性。
宣传一屏展示。反诈治理是一项“创新工程”,既要做到防宣内容“入眼入耳”,更要做到核心内容“入脑入心”。对此,“反诈通”平台,将全区反诈动态进行集中展示,对发布的图文、视频、直播等5类产品的关注度、浏览量动态排名,及时发现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针对性更新改进,保证宣传产品鲜活可用。为增加平台趣味性,建设全市第一家线上反诈体验馆——“云端反诈”体验馆,设定“你来演、来听、来试、来唱、来画、来讲”六个体验区,自7月20日开馆以来,已有3.7万名群众入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