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幼有所育”一直是千家万户关注的民生问题,为织牢织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红梅街道充分挖掘辖区资源,以社区为依托,以微治理为着力点,攥指成拳,精准发力,聚焦阵地建设和服务提升两条主线,引进专业社会力量,通过“2+X”模式,强化资源聚合和力量统筹,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需求,将“一老一小”服务工作融合成一场多方力量的“大合唱”,让“夕阳”更红、“朝阳”更艳,实现“大社区”对“小家庭”的有效支持,成为建设更有品质的幸福红梅过程中不断闪光的民心工程。
聚焦阵地环境建设,让社区养老既“安心”又“舒心”
打造“一中心多站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整合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和各类闲置用房等资源,建成幸福红梅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完善“站点”建设,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运营,先后建立锦绣花园社区、北环新村社区、红梅新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等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持续深入推广居家养老“大配餐”。与红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源共享,推进常州市失能老人康复行动项目。结合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工作,精准对接多元化养老需求。街道在为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增设“老年人优先”窗口,在村社区增加老年人文化建设场所,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动站点和体育团队。以办好“家门口老年大学”为契机,利用现有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教育机构等资源,从党史学习、智能手机应用、网络防骗等层面普及新知识,打造“15分钟学习生活圈”,实现从“老有所养”到“老有颐养”的公共服务品质跃升。
着眼扩面提质增能,让普惠托育从“有育”到“善育”
加大街道调度力度,利用公共服务设施、闲置办公场所等资源,以委托或购买服务方式举办普惠性托育机构,推动“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满足群众多元化托育需求。2022年红梅街道与可优特宝贝(常州)托育中心有限公司交流合作,成立并运营“铂雅花园托育中心”以及天宁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中心。中心设有感统教室、托育教室、亲子教室、办公室、多功能厅等多个功能室,能够满足辖区托育服务需求,同时承担全区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指导和监督、业务技能培训、对孕妇和3岁以下婴幼儿家长的照护知识宣教等工作,预计11月份内饰装修完工并投入运营。充分发挥辖区幼儿园专业资源聚集优势,通过增加托位补贴等方式,鼓励幼儿园兴办托育机构或开设托班,开展社区托育解困行动,推进幼儿园与托育一体化发展。
打造代际融合场景,让“一老一小”幸福满满
协调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借助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坡道代替楼梯、铺上防滑地砖、楼道墙面增设扶手、增设老年康养中心等举措,在红西社区打造教育、健康、邻里、服务、治理“五场景合一”,可供“一老一小”共用的公共服务空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五色党员志愿服务队,将符合关爱条件的“一老一小”纳入志愿服务保障对象,通过“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运营模式,针对辖区“银发一族”的需求,开展不同的志愿养老服务活动,营造“尊老、敬老、助老”浓厚氛围。建立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志愿服务体系,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王文红带领成立了天宁区馨禾妇儿之家,为困境儿童及家庭提供公益帮扶和精准救助,以“硬”举措、“暖”服务真正帮扶到困境儿童。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之间的空间链接和活动链接,打造老幼“代际融合”社区生活场景,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顺,弘扬“孝老爱亲 向上向善”传统美德,不断增强社区服务温度和厚度,让“一老一小”幸福满满。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是篇大文章,必须千方百计、不遗余力。红梅街道将因势而谋、顺势而为,继续下好“一老一小”民生大计的“两手棋”,用持之以恒的韧劲,锚定托稳“一老一小”幸福目标,书写幸福美好的民生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