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
——常州市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常州市民政局深化拓展民政部“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成果,聚焦救助政策衔接、业务系统协同、动态监测帮扶、基层能力提升等重点难点问题,统筹推进衔接有序、政社互补、兜底有力的社会大救助体系建设,先后有多项改革创新实践成效被推广运用,主要在“四强化四突破”上下功夫: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让救助在整体性制度安排上有突破,切实兜住底。在“党建+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的两年多时间里,市民政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出台《关于推进“党建+社会救助”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13项重点任务,并加强对社会救助工作的考核。出台《常州市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方案》,明确18项重点任务以及责任部门、完成时限。近年来,常州市临时救助覆盖面日益拓宽,今年上半年临时救助支出金额达到330万元,同比增加近74万元,增幅达28.49%,增幅在全省位列第一。2019年成立常州市社会救助服务中心,该中心定位信息核对、智慧救助、服务指导、培育发展“四位一体”的中心枢纽作用,有效提升全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
二是强化载体建设,让救助在数字化转型应用上有突破,切实兜准底。常州市智慧大救助管理服务平台通过建立统一的网上申请入口、规范部门间业务转办机制等方式,实现全市14个部门32项救助业务的“一门受理、一网通办”,推动社会救助由分散受理向集约集成、被动受理向主动研判、闭门办理向标准阳光的转变。2020年8月上线以来,共接收各类救助申请8200多条。今年,常州启动“暖心护航”困难群众关爱行动,其中一项重点内容就是解决3000户重点帮扶家庭的基本安全问题,通过安装相关硬件设备,配备24小时线上呼叫服务,确保监测对象在发生安全风险后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常州市将社会救助相关工作列入网格化管理入格事项,形成“网格+社会救助”的新模式,全市1.3万名网格员以社会救助辅导员的身份纳入救助体系,形成救助服务合力。
三是强化基层基础,让救助在全要素基本保障上有突破,切实兜牢底。近两年,该市分别对基层行政审批(民政救助)人员、其他救助部门业务人员、网格员骨干、参与救助的社会组织四类对象开展专项培训近70场,培训人员超5000人次,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救助服务能力。通过公益短片、宣传手册、社区推广、专家答疑等方式,面对面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打造“社会救助e路行”普法品牌。去年底,该市接受民政部困难群众绩效评价第三方评估,其中群众满意度位居全国前列。
四是强化多元参与,让救助在社会化参与帮扶上有突破,切实兜好底。积极拓展“物质+服务”实践路径,有效强化对社会组织、慈善力量的培育、动员和引导,促进参与救助的社会力量由“零星分散”向“统筹协调”的方向转变。通过整合本地区共建单位各类资源,为辖区内“一老一小一兜底”人群提供心理疏导、关系调适、社会融入等服务。持续打造“小红妈爱心社”“慈善超市”“金奶奶公益直播间”“解忧杂货店”等党建引领社会救助公益服务品牌。今年以来,该市大力推进“冬暖夏凉行动”、“常有众扶”微心愿项目这2个具有常州特色的慈善救助项目。2020年以来,常州累计投入扶持资金近2000万元,引导支持社会组织针对社区摸排出的扶贫济困等需求,实施救助类公益项目369个,受益人群约20万人次。
对标新时代新要求,常州市还将在以下三个方面继续发力:紧扣政策优化,全力抓好“低保扩围增效”;紧抓数智协同,全力抓好“智慧救助”建设;紧贴温情帮扶,全力抓好慈善救助品牌建设。
殡葬改革稳步推进移风易俗渐入人心
——金坛殡葬事业发展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金坛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按照省政府关于殡葬综合改革真抓实干工作要求,以完善殡葬基础服务设施为前提,全方位开展了以推行节地生态安葬、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提升殡仪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20年,金坛区殡葬改革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近年来,墓地占用良田、修建“豪华墓”、殡葬成本过高、殡葬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部分地区愈演愈烈的攀比浪费与安全隐患等问题,总是引起舆论的广泛关切。殡葬工作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是改革的痛点和难点。尽管目前各地殡葬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殡葬改革作为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习俗改革,很难一帆风顺、一蹴而就。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区重点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殡葬服务设施,补足供给短板。为满足群众多元化治丧需求,筹集财政资金2000余万元对公益性公墓进行提档升级,并将生态节地葬区建设纳入区委区政府对镇(街道)的高质量考核。为了缓解土地存量指标不足的现状,探索公益性公墓与茅山福承园合作共建的模式。加快对区公墓升级改造步伐,投入资金500万元对区公墓墓区围墙、绿化、景观等进行提升,同时引进墓园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有效提升公墓数字化管理水平。全区共建成区级集中守灵中心1家、镇级集中守灵中心3家,并对金坛户籍在守灵中心办理丧事的丧户补贴2000元/例。2022年守灵中心服务量为498例,占年度火化量的10%,有效减轻守灵治丧扰民和“一条龙”守灵服务中介乱收费等问题。
二是加强文明殡葬宣传,推行移风易俗。连续举行六届清明文化节活动,通过鲜花换纸钱、种下希望树、风筝寄思念、集体公祭等一系列活动,宣传“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殡葬理念,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礼祭。将殡葬惠民政策、文明殡葬新风编入戏剧节目,编印惠民政策宣传折页,发放给听戏的百姓,提高群众对殡葬惠民政策的知晓度。我区文明办、区民政局共同发布了《移风易俗金6条》倡议书,组织小朋友讲述《移风易俗树新风》《烽火家书》,以童言童语倡导文明礼祭新风。
三是突出殡葬整治力度,规范服务市场。我区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排查、一手抓整改,大力整治“豪华墓”,规范销售“活人墓”。区民政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全区公益性公墓不执行政府定价,超标准、超范围收费等行为进行检查,规范公益性公墓售价行为,凸显其公益属性。自殡葬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区持续加大对社会上的殡仪车辆乱收费、捆绑消费等现象进行了重点整治,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1人次,检查殡葬业单位82家,发现2家无照经营,15家单位存在明码标价不规范的情况,相关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
四是高效推进殡葬改革,形成区域特色。坚持从群众需求出发,积极探索“1+4”服务举措,打造殡葬改革的“金坛模式”。“1”即一个服务平台。我区投资近4亿元,建成了现代化殡仪服务中心——金坛福泰园,是集殡、葬、祭、吃、住、行为一体的综合殡仪服务设施。“4”即四项服务举措:遗体接运规范化、殡仪服务品牌化、餐饮住宿酒店化、生态安葬常态化。出台了《常州市金坛区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资金扶持办法》《关于对金坛区集中守灵丧户进行补贴的通知》《关于免除享受丧葬费人员遗体接运费的通知》《常州市金坛区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工作实施办法(试行)》等配套文件和奖补政策。两年来殡葬惠民人数达10165人,殡葬惠民减免费用1007.11万元;遗体接运减免金额357.06万元;给予集中守灵补贴金额179万元。
下一步,金坛区将探索“林地+生态葬”模式,提升殡葬服务质量,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通过努力,文明礼葬一定会成为殡葬服务的主流形态。
“助”在身边“暖”在心坎
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天宁探索
截至2022年末,常州市天宁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13.6万人,占比也已经超过28%,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近几年,天宁区紧紧把握老年群体需求,着力在解决老人“‘医’食住行”问题上做出了一些探索,走出了一条“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慈善帮一点”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天宁区民政局联合区财政局制定出台《关于切实推进天宁区老年人助餐工作的通知》,明确天宁区在市级补贴的基础上,区级补贴每人每餐2元,镇、街道级补贴每人每餐1~2元。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天宁区老年助餐服务补贴的通知》,对提供助餐服务的机构根据实际运营情况,经验收后区级给予5万~15万元不等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和全年1万~5万元不等的运行补贴;制定下发《天宁区老年助餐工作指南》,对于助餐工作的日常运营、管理、监督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助餐配送点54个(其中,养老机构助餐点有2个、社区食堂2家),覆盖7个镇(街道)80个村(社区),天宁区还将各助餐点绘入天宁区养老服务地图,方便老年人查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镇(街道)级中心厨房3个,面积从100到300平方米不等,平均投入建设资金100万元,各中心厨房为全区各助餐点配送餐量占比达到35%。通过社会资本对原有餐饮门店进行提升改造,打造面向全年龄层的社区嵌入式“共享食堂”门店。如,与省供销社合作的“添宁社区食堂”,是天宁区首个面向全年龄层人员开放的社区共享食堂,自2023年7月以来,日供餐量已超过400份,其中老年人占比45%。
利用助餐信息化平台,采取线上预约、线下扫码或刷脸,组建起“街道+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运营单位+志愿者+助餐单位”五方协同的服务机制和团队,形成了覆盖全区的助餐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区老年人每天总用餐约4500人。
针对特定慢性病的老人和患有特殊疾病的残疾人,还定制了低糖、低盐、低脂的特定餐。同时,号召助餐企业对有临时困难的特殊困难人群,开发提供“临救餐”。
除了每年从天宁区慈善分会募集的慈善基金中拨付200万~300万元专款用于老年人助餐补贴外,还鼓励餐饮企业通过价格让利、适度补贴等方式回馈社会,服务老年人。区市场监管局和民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天宁区老年人助餐企业名单的公示》,吸引一批具备相关资质、诚信经营、管理规范、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年度等级在C级及以上、符合餐饮行业管理要求且乐于从事公益的社会餐饮企业,作为老年人助餐定点服务机构。各部门定期对入库企业实行联合监管,根据联合检查(抽查)情况、助餐信息化平台第三方回访以及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形成助餐企业“黑白榜”,确保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
下一步,天宁区要全面打造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服务规范、安全有序、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进一步升级助餐设施,每年持续新建、改造一批标准化老年助餐服务设施,运用更有效的途径为有助餐需求的农村老年人提供助餐、送餐服务;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原则,推广“特惠+普惠”“公益+市场”运营模式,让企业可持续运营,长效落实“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出一点、慈善帮一点”的多方接力式用餐补助机制,鼓励慈善资源优先用于老年助餐;进一步推进智慧助餐,通过大数据、小程序等设施设备,提供“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和服务监管;充分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好先补供给还是先补需求的关系,将供给数据有效传导到需求方,让供给撬动需求;充分发挥互助式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力量,让志愿组织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持续。
架桥铺路 撑伞护航
全力推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全覆盖
常州经开区经过近3年的谋划与发展,以4家“德康驿站”为服务基础,努力为区内1900余名精神障碍患者架桥铺路、撑伞护航,全力推动实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区域全覆盖。
一是高位统筹、善用战略,在融入发展全局上下功夫。自2021年至2023年,经开区建成4家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点,其中戚墅堰德康驿站的精康服务还覆盖了另外2个街道,以创成省级康复示范点为契机,以点带面,构建辐射全区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网络,覆盖经开区全域的精康服务格局初步形成。积极探索建立“1+3+N”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运作机制。“1”是以精神障碍康复点为服务中枢,统筹人员信息管理和服务开展;“3”是依靠三大支撑:一是依靠“常州市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平台”提供人员信息数据支撑,二是依靠常州市德安医院专业医生团队提供技术支撑,三是依靠引进专业第三方社会组织提供管理支撑;“N”是多层面构建多元支持体系,满足精康服务多专业视角和跨领域合作特征。引进优质专业第三方承接德康驿站社区康复服务项目,同步将架构平台上的社工、残疾人之家工作人员纳入精神障碍康复服务专门培训范围,建强备足专职工作人员。2021年以来,全区共投入72.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德康驿站建设,优化康复环境。经开区现有长期住站接受康复服务对象90余名,接受居家上门康复指导服务对象1800余名。
二是以需定供、创新服务,在实现精准康复上提质效。全区精神康复社区服务站点均已组建以社工、精防医生、社区工作人员为主的专业团队,对服务覆盖区域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全面排摸,排除人户分离、常年住院、发病期的患者,开展一对一的走访调查,经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出院评估,并筛选出目前病情稳定、无肇事肇祸倾向且有康复需求的精神障碍患者。建立服务对象登记和个案管理制度,做到一人一档、因材施教。加强社区康复分类管理服务,有针对性地设计分类服务体系和服务清单,内容包含康复训练、专业用药指导、医护知识讲座、家属喘息服务、社区融合活动等。推行“康复训练+三疗工作法”精神障碍患者照护托养模式,即“工疗+农疗+娱疗”三疗方式,开发适配新颖的康复活动,引导帮助有相应需求的患者,融入集体,提高自主能力,展现自身价值。
三是规范标准、完善配套,在营造持续优化上出实招。组织各站点负责人和专业社工参加全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培训班,对照常州市地方标准“德康驿站”服务规范,引导对象接受社区康复服务,基本建立以家庭为基础、机构为支撑、“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探索出台经开区推进“德康驿站”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相关实施方案,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其中:民政部门牵头协调推进;卫健部门提供医疗技术支持和数据信息核实;残联组织精康服务与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等工作协调推进;财政部门结合需求合理编制支出预算;人社部门支持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和适配的公益性岗位。研究制定具有经开特色的服务规范监管和考核方案,围绕基本设施建设、日常活动开展、制度建设及管理、台账数据质量和特色服务亮点等五个方面加强周期性现场考核考评,促进服务提升。
下一步,常州经开区将依托德康驿站提档升级,优化“一站一特色”全域覆盖的精康服务,逐步建立以精神障碍患者为中心、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机构为支撑的社区康复服务体系,为精神障碍患者打造温馨的心灵港湾,努力推动精神障碍患者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和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