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安医院康复科特需病房收到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信中表达了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团队的赞美与感谢。纸短情长,感谢信不仅承载着患者对医护人员最大的信任与感激,也传递着双向奔赴的浓浓医患情——
尊敬的德安医院领导您好:
我是贵院康复中心特需病房杨*的女儿,今天我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写下这封信,以表达我们全家对特需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的深深谢意。
我父亲于2024年8月12日下午突发心脏疾病被送至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初步诊断为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心房颤动、喘息和高血压,后来随着病情的不断恶化,至13日晚上又再确诊为肠系动脉栓塞、腹主动脉血栓形成、心肌损坏等,考虑到父亲已经88岁了,在我们家属的要求下进行了保守治疗,没有动手术。好在父亲经过一个月的治疗,于9月11日从第一人民医院出院。其实当时只是脱离危险期,所以又转入贵院的康复中心继续进行治疗和康复。
在贵院经过56天的治疗和康复,父亲于11月6日出院了,这与有幸得到特需病房全体医护人员的悉心医治和护理是分不开的。今天在写这封信的时候,一幅幅让人难以忘却的画面又浮现眼前。
当时一院的出院小结里表述父亲的病情还是有点麻烦,但是何俊主任和丁渝权医生没有退缩,在和家属充分沟通的同时他们迅速展开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增强了我们的安全感和信心。记得刚入院的第三天,父亲的膀胱被血块堵塞,导致导尿管里有血,何主任和丁医生有条不紊地操作着每个动作,护士们也积极配合,迅速解决了这一危机。短短30分钟不到,仿佛在与时间赛跑,是何主任和丁医生将我父亲从危险的边缘拉回安全的港湾,避免了再次转院的麻烦。
父亲住院56天期间,丁渝权医生耐心查房,询问症状变化,仔细观注他的喝水情况、尿量、尿的颜色以及每一次的检查报告,他在负责我父亲的治疗和康复同时,还不断耐心细致地传授给我们一些医疗知识、用药知识。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我对病情的担忧与疑惑,丁渝权医生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我解释和宣讲,让我从中学到很多有益于照顾父亲时的医学常识,我从内心感谢丁医生。有的时候在他的休息时间我还会微信或电话打扰到他,但是他从未回绝过,总是有问必答,耐心而亲切,这是我们在其他医院从未碰到过的事情。
在我父亲第一天入住贵院,护士长章金蓉就很有底气地和我们说:你们来德安医院的康复中心算是来对了,我们有非常优秀的团队,请你们全力配合我们,一起努力争取能早日拔掉鼻饲管、拔掉导尿管、健健康康地自己走回家。果不其然,父亲在章护士长所说的优秀团队的精心呵护下,一身轻松地自己走回家,作为子女,父母的健康是让我们感到最为幸福的事情!
在这56天里,章护士长带领团队,如精密时钟里的齿轮紧密协作。她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病房巡检时,她的眼神不放过任何细微异常;护理操作时,她动作精准且轻柔;突发状况时,她镇定自如;与家属沟通中,她亲切而暖心……父亲在医院得到的照顾和帮助如同温暖的阳光,让他在就医和康复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希望。
在这些可爱的护士眼里,我父亲既是长者又是“小孩”。她们在给父亲一分微笑、一分耐心、一分理解的同时,还关注到我父母那份相濡以沫的感情,经常帮忙拍下俩人精彩而有幸福感的照片,留下美好时光的片刻,不断地给我母亲安慰和鼓励,让我母亲每天都抱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出现在父亲的眼前。我父母不止一次地说:这些小姑娘们真可爱的!她们日夜战斗在医院的病房里,从不抱怨、全力以赴,在平凡岗位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我父亲得以这么好的康复,离不开贵院精湛的医术和医者仁心。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感谢,愿贵院能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之光。
再次向你们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杨*女儿:杨**
2024年11月18日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彼此携手,终克病魔。在德安医院,像杨*这样的患者还很多,康复团队竭力以自己的光辉,点亮患者心中的光。每一封感谢信、每一面锦旗,都是对医护人员努力的最好肯定和认同,每一位德安人也将尽力让患者在这里找到健康的希望,拥抱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