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创筑的溧阳城,历宋元明清,其城址位于溧阳市溧城镇。
唐天复三年(903),溧阳县治从今旧县村东迁约二十公里,在原平陵税舍处重建溧阳县治。世传,溧阳县治东迁时,拆除唐溧阳县土旱城内的县公署建筑,所有材料用于重建县公署。唐县城草市内的商铺集贸也随之东迁,择地于县公署西北区间。四年后,泱泱大唐因分裂而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溧阳县始属建都广陵(今扬州)的南吴国三十年。南吴天祚三年(937)十月,吴主杨溥逊位于时年五十岁的李昪。李昪改国号唐,史称南唐,年号为昇元。南唐建都金陵(今南京),李昪“志守南吴旧地,雄霸江淮”。溧阳是南唐在江东的重要门户,也是重要屏障,因为太湖以东有吴越国。李昪称帝的第二年,南唐昇元二年(938),即为溧阳县治筑城池。之前三十五年,溧阳县治一直没有城池卫护。
那么南唐李昪是如何规划营构溧阳城池的呢?古代,选址建城实乃一件军国大事,必当“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从至今已千年的南唐溧阳城池形制追溯,当时应当是因地就势而筑城,此所谓“相”。依凭溧阳县治东临原有的主河道为轴,以河上的老桥为中心,在周边低洼湿地间借自然河流的走势,画了一个椭圆形的圆圈,此所谓“象”。按“相”与“象”,溧阳城池深挖或拓宽成一道椭圆形护城河,用挖河的土高高筑起一道椭圆形城墙。此乃“就地取材”使然。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江南通志》:“溧阳县城,南唐昇元间筑土城于燕山北。”那么当时为何不筑方城呢?因为方城外护城河的直角既不利流水,也因水激易塌陷。此乃古今常识。如此,既深且阔的椭圆形护城河,利于泄洪也利于舟楫,而椭圆形土城墙既高且厚也利于守备,可谓一举而多得。而围在椭圆形土城墙内的主河流,成了城中河。城中河上水与土城墙衔接处,称上水门或上水关;城中河下水与土城墙衔接处,称下水门或下水关。椭圆形 城池应当建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和城门外跨护城河的四座桥。城门与水关门,是城的重要节点,既便出入,更为控扼。城门应当为砖石拱圈砌筑,配以厚实木门启闭。水关门应当用木栅拦河中,既可平战启闭,又为河水引排。
南宋景定二年(1261)《建康志》溧阳县图示:南唐溧阳城为椭圆形城池,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城门前跨护城河有桥,河贯城中,有上下二水关。元至正四年(1344)《金陵新志·溧阳州图考》载:“南唐昇元二年(938)筑城,周四里二百九十四步,高一丈一尺,上阔一丈,下二丈八尺,壕阔五丈,深五尺。陆门:东曰迎春,南曰迎夏,西曰迎秋,北曰迎冬;水门:上水门曰清晖,下水门曰挹秀。”据考,南唐溧阳城,城内占地面积约六百亩,是唐县城的二十倍。如此壮阔的土城墙和护城河,在冷兵器时代,可谓河深水阔城墙高,是一个攻防兼备的坚固堡垒。由此可见,南唐李昪对筑溧阳城的关切,亦体现其强势的力量。以迎春、迎夏、迎秋、迎冬命名溧阳城四座城门,应合四季节气规律,是时序更替的周始,也是农耕文明的表征,似乎可见南唐时代的田园和静。以“清晖”命名上水关门,可能取自《易·未济》“君子之光,其晖吉也”,寓意明朗光吉;以“挹秀”命名下水关门,可能取自《诗·大雅》“实发实秀”,寓意抒发荣茂。此皆吉语美名也。清晖与挹秀,仍应合内在文化逻辑,亦可见南唐文化的昌盛。
民间传说,溧阳县治所在地是一块田螺地。凡遇洪涝,田螺吐出吸盘吸住土地,浮出水面,稳稳亭立浪涛之上;凡遇干旱,田螺收进吸盘,蓄满一肚清水,源源流淌,滋润土地。有一年,天大旱,地裂坼,龙蟠山上的老道为生灵觅水,拿一根锋快的铁钎来到这块田螺地,挑破田螺的屁眼,水涌尽出。后来,田螺肚里的清水蓄不住了。洪涝时,这块田螺地时常被淹,而干旱时却时常缺水。此虽传说,然则也反映了此地地势低洼或滞水难以引排的地理形态。有堪舆家曾言,溧阳城乃龟形,四城门及桥是龟足,城中河上水门是龟首,下水门是龟尾。《礼记·礼运》说:“麟凤龙龟,谓之四灵。”龟,是四灵之一。其地势水理,犹如金龟伏卧,实乃一方寿长远久之风水宝地。南唐李昪创筑的溧阳县城池,充满着中国传统《易经》的色彩,而一些充满神秘的说辞,也是旧时民间文化的表达。
南唐创筑溧阳城池的第二年,昇元三年(939)七月,大旱。时任溧阳知县郭延绍率僚佐赴县东北二十里史侯祠祈雨灵验,立石记其事。
南唐创筑溧阳城池三十八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十二月,曹彬率王师克金陵平南唐,溧阳属北宋。溧阳属北宋一百五十二年,无修建城池记载。北宋崇宁四年(1105),知县李亘在下水关挹秀门上重建挹秀堂,可见筑城时已建挹秀堂。李知县还在县署西的土城墙上创筑阆风台,“遥瞻茅峰,下映濑水”。
南宋建炎二年(1128),金兵南侵,人心惶惶。元至正四年(1344)《金陵新志·溧阳州图考》载:“宋建炎中,展入青安草市,增广二里。西北陆门曰青安。”据考,青安草市在迎秋门护城河外西北区间。此次增广二里土城墙,是为保护青安草市内的商贸集市和居民。而且增筑土城墙西北设城门曰青安,源于青安草市。如此,西濠流城中。时任溧阳知县杨邦乂。溧阳属南宋一百五十年,没有修建南唐城池的记载,仅有溧阳知县李卞在庆元三年(1197)修建城中河挹秀、清晖二水门。
南宋德祐元年(1275)十月,元军南渡长江攻陷建康(今南京),然后兵分三路向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进击。十一月,元军破东坝寨,至伍牙山丰登圩,败宋军,东下围攻溧阳城。时任溧阳知县朱克忠洒泣誓师,率领兵勇凭借双城墙挥戈血战元军,围城始解。德祐二年(1276)农历正月十一日,南宋江东转运判官赵淮屯兵固城湖西永丰圩,与元军血战,兵败被擒。二月,元军又至,朱知县再战,矢竭力屈,饮药尽忠。自此,溧阳县属元统治。三年后,南宋覆灭。
元朝实际统治溧阳七十九年(1276-1355),金戈铁马,无修建城池记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率领反元义军从淮南渡过长江,即命部将徐达攻占溧阳城。从此,溧阳成为朱元璋在江东的根据地。朱元璋又命常遇春留守溧阳城,依托南唐城池旧筑加固城墙,“别草市,废青安门”。因战事频仍,“粗筑城,河如之”。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率部众攻克元朝集庆路,改名应天府(今南京),七月初一日,被奉为吴国公,时二十八岁。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吴国公朱元璋在应天府,念念不忘位居江东要冲的溧阳城,以“城郭不完,辄命郭景祥董治之。功倍,筑益坚,陆门改四,曰东平、西成、南安、北固,青安以下渐废”。郭景祥,濠州(安徽凤阳)人,是朱元璋身边辅佐谋议的重要文吏。
当时,朱元璋的重要谋臣、学士宋濂前来修筑溧阳城工程现场,作《溧阳州新城记》,文中说,溧阳地居江东要冲,城之当新,视他州为急。丞相吴国公(朱元璋)初渡江,曾命将士筑之。因战事频繁,仅仅用石块堆砌成墙,以丘泥锢之,其势易崩,濠浅而淤,洪水至辄泛滥,民恒患之。越七年辛丑,丞相(朱元璋)重命部使者郭景祥主持建造新城。郭景祥受命,既至溧阳,召集民众,宣示道理:没有坚固完整的城,你们怎么安居乐业呢?为什么不考虑重新修建呢?他当即展示建城的详细规划,众人听罢,叩首称是。建城工程由宪掾(掌刑狱的佐贰官)赵岳总其役,朱元璋任命的溧阳知州林公庆集其事。按照郭景祥的规划,建城由闾里富户按应交田赋的数额摊派劳役,不得隐瞒欺骗,不得偷工减料,提前完工者赏,不按时按质按量者罚,贫困人户不需劳役。从正月到四月,正是农闲季节,新城建造成功。城周围九千尺有奇,高二十七尺,厚十八尺。凡役民二千余家,工以日计一万八千。其城“土用刚(坚硬),石惟良(优质),钉栈为基(临护城河钉排排木桩为城墙基),上杀下堭(上部收束,下为城濠),炼垩(石灰)于岗,以膠其璺(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四门翼以楼橹,环以埤堄(城墙上的矮墙)。四门之外,复设瓮城。锻铁承扉(门扇),时其阖开。初,有河贯城中,楗(竖插)木为关,易以石,上架徒杠(仅容人步行通过的木桥)。外浚尔濠,令广且深,疏洩宣通。濠东西流,渐汇于南,与河既合,直达无阻,以便行舟。勿侈勿陋,中制(合乎规定)乃已。使予记其成,以毋忘相国之赐。”文中论曰“城则高矣美矣,若夫惇(劝勉)之以诗书,道之以礼乐,渐之以信义,使斯民皆效死而弗去,则有土有民者当尽其责也。相国轸念黎元之意,其在兹乎。”文中诗曰:“溧水之阳,崇墉焞焞。谁其新之?惟实郭君。仰瞻雉堞,雉堞如陵。俯观河流,河流载清。我民曰:噫!相国(朱元璋)生我,置之衽席(卧席),脱彼水火。相国明明,使者绳绳,威令是承。”宋濂洋洋七百余字,记其盛举,颂其相国。
从此,历经四百二十四年风雨的“南唐旧筑”夯土城墙,变成固若金汤的石砌城墙。四座城门的新名称,应当也是朱元璋命名或体现其意图。从南唐的迎春、迎夏、迎秋、迎冬,改名东平、南安、西成、北固,似乎是朱元璋将要创造宏基伟业的胸怀境界的显露,而沿袭上下水关门名清晖、挹秀,又似乎不是朱元璋传承南唐乃至宋代温文尔雅的张扬,而是朱元璋将要清廉治国拔秀理政的统治思想表达。
据说当时修新城的青石,出自溧阳东北长荡湖畔的白金山(今上黄镇桥口村西北),山上都是斜纹结构的青石质片状石,石质坚韧,且易开采。而黏结石块的石灰,则出自溧阳东北长荡湖畔的下陵山(今上黄镇夏林村北)。下陵山多石灰石,是烧制石灰的优质石料。当年,在下陵山垒土夯窑,用长荡湖芦柴烧七天七夜,石灰石变成石灰,经日冷却,然后入池,加水后自然煮沸,沉淀成石灰泥。明弘治十一年(1498)《溧阳县志》已有“土产,石灰”的记载。有长者世代传承记忆,当时疏浚拓宽护城河,清理几百年的淤泥杂物,堆成了三个大土墩,一个就近堆在西成门外,有三丈高,后来称之蛮家墩(今濑江旅社、平陵商场区间);一个就近堆在北固门内荷花塘边,后来称之北竹墩(今荷花新村东侧);一个就近堆在东平门内南侧,后来称之南竹墩(今市人民医院门诊楼东边区间)。
朱元璋筑溧阳新城六年后,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农历正月初四,溧阳新城里的乡绅百姓还在双手抱拳打躬作揖相互拜年道贺的春节里,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登基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时四十岁。明洪武二年(1369),改溧阳州为溧阳县。
吴国公朱元璋修筑的溧阳石砌新城,可谓金城汤池。之后二百多年,溧阳平安无战事。无战事,溧阳知县围着城池兴文事。
明弘治九年(1496),时任溧阳知县符观在县城东南巡察县学,看到供奉孔圣人的文庙大成殿前的棂星门逼近南城墙,开开大门一堵高墙,以为不利于培养人才出秀。为了改善教育环境,使县学前宽广敞亮,符知县决定把一百二十七年前修筑的石砌城墙向南移约五十米,筑到低洼湿地的河滩上。这次移建城墙,自下水关向东约二百米长。
六十八年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时任溧阳知县赵应元决定闭塞城中河下水关挹秀门,因县学前距离城墙有约六十米空间,于是在文庙大成殿前开凿拓宽泮池成一条东西向的河道,同时拆除县学东南的一段城墙,另辟下水关,名曰跃龙关。如此,城中河水向东流经文庙大成殿前的泮河,然后出跃龙关,入护城河。当时,闭塞下水关、另辟跃龙关应当不是一项水利工程,实乃一项攸关溧阳科举出秀的文化工程。
当年溧阳县教谕林楚在《新开关河记略》中说,堵塞下水关,另辟跃龙关,是风水家吉山张先生的主意。风水家说,溧阳县城被一条河从中分开,地气已泄漏,人情也乖离(抵触,背离),人文因此不显。如果把下水关向东移动,把从城中流过的濑水引到学宫前的泮河里然后流出城外,水流充沛而通畅,对读书人与百姓都有利。于是,知县赵应元向上司请示,得到巡抚、按察的许可。赵知县拿出俸金作为倡导,玉阳公史际(溧阳城东北下庄人,曾官太仆寺少卿)等众人捐款,招募人力施工。当年十月开工,明年三月竣工。河名泮河,河长若干丈,宽四丈(十三米),深一丈余。水关在学宫的东边,名跃龙关。以“跃龙”名关,取自《周易·乾卦》“或跃在渊,自试也”。意思是学子似跃入深渊的龙,是在测试自己的能力。如此,城中河宛如一条在地上游动的龙,气象壮美而明朗,城中河的水清可见底,天光云影倒映其间。小船在城中河来回航行,就像在银河里泛游一般。跃龙关,仍是水关,关顶青石发券砌筑,其上是石砌城墙。
四十年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时任溧阳知县徐缙芳决定恢复原来城中河的下水关挹秀门,与上水关清晖门遥相对峙。徐知县为什么重启下水关呢?应当是为了便利城中河泄洪的原因。徐知县还做了一件事,他把东平门上的题额“东平”二字改为“东生”,南安门上的题额“南安”二字改为“南熏”。他认为,生乃生生不息也,熏则暖风和畅矣。这是父母官徐知县对溧阳真诚美好寄望的情怀,然而世代溧阳人至今仍称东平、南安。是念旧吗?是尊崇啊!
三十八年后,朱元璋创建的大明王朝已到了大限,崇祯十五年(1642),北京城里已是血雨腥风,紫禁城大厦将倾,然而地处江南山清水秀的溧阳,时任溧阳知县金和又因县学风水之说,决定闭塞城中河下水关挹秀门,重开跃龙关。今人读到这些史实,可能会感叹:这些饱读诗书文章的进士知县,无论其初心如何良善,似乎也是瞎折腾!
元末吴国公朱元璋修筑的溧阳石砌新城,在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也有过修建的记载。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史称倭寇的日本强盗在东南沿海一带劫掠骚扰,时任溧阳知县林命赶紧增修城墙上的垛墙,加高五尺,颓者撤而新之。城墙四周建起三十多所守城兵卒的冷铺,相当于岗亭。在南安门东西两侧建瞭望楼,在四城门外民居房屋的尽头处跨街建起寨门,以时启闭。是年八月,倭寇窜入溧阳境内,近城,知其有备,遂去。当时,辞官在乡的史际,已经出资招募训练义勇数千人组成敢死队。史际闻讯即起,率领敢死队追到旧县击杀倭寇,斩首十七级,继而追击余寇至太湖边,全歼之。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永嘉进士王诤到任溧阳知县,立即修葺四城门外的瓮城。
明清易代,溧阳虽无战事但不平安,县城里一度出现了潘珍潘茂为首的奴仆流氓恶棍结党作乱,然而很快就被清军捕获,元凶即被斩首。
溧阳属清代二百六十六年。清顺治初,摄政王多尔衮认为天下不需城池,于是裁撤府县修城专项经费。而在有责任担当的知县看来,虽然天下太平,可一县之城池不可不修。没有专项经费怎么修?只有募捐了。康熙七年(1668),时任溧阳知县徐一经,倡导地方士绅捐资,建起四城门上的城橹即望楼,各三间。康熙三十九年(1700),时任溧阳知县张士琬,募捐修建南安门外的瓮城和墙堞,以及西成门的垛堞。康熙五十年(1711),时任溧阳知县鄢柳,疏浚护城河。雍正四年(1726),时任溧阳知县邵锡光,疏浚城中河。乾隆登基,认为府县城池重要。乾隆三年(1738),诏令准许动用国库银,以赈代工,修建全国各地府县的城池。奉旨,时任溧阳知县吴学濂详细察看城池,分别轻重缓急,确定修筑项目,向上级报批。县署后仓库重地处的城墙、舟船通行要道的上水关、南安门与跃龙关的拱圈关门以及城墙上的垛堞,皆一一修复。这次修城墙,都是国库专项经费,没要乡绅捐款,也没有增加百姓负担。乾隆三十年(1765),时任溧阳知县刘恩训,再次向上级报批修筑城垣,三年报竣。咸丰三年(1853)三月,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奉天王洪秀全之命,攻克溧阳城,占而不守。七年后,咸丰十年(1860)三月二十三日,太平军主将李世贤从四城门攻城,城门牢固,最后从上水关破城,知县尚那布等文武官员殉难。从此,太平军占据溧阳城长达四年,同治三年(1864)二月初三日,清军克复。之后,相继有知县周邦庆重修被太平军毁坏的上水关,知县朱缃重修跃龙关,知县李超琼重修北固门城垣。光绪十九年(1893),知县杨家騵重修城墙一周,“向之倒塌鼓裂残缺不堪者焕然改观”。这是朱元璋筑新城之后的最后一次大修。曾经固若金汤美轮美奂的新城,历经五百三十余年的风雨,其间千方修建百计维护,即使布满岁月的沧桑痕迹,然则依然巍巍屹立在溧阳的土地上和溧阳的天空下。十八年后,清朝灭亡。布满沧桑的溧阳城,又将面临怎样的时光呢?
旧时,溧阳城的四座城门,白天洞开,晚上关闭。凡遇非常日子,城门日夜紧闭。四座城门上,都有兵卒守备,也有更夫值夜。更夫配备一根空心木梆和一面铜锣,敲击木梆用来报时,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如有匪盗寇仇异常动静,就敲击铜锣报警。更夫,溧阳人俗称“敲更佬”。“敲更佬”为城内城外居民报平安。城里的知县出城门,开锣喝道下乡巡察民情;学子进城门,到学宫或书院求功名;城里人家出城门,到乡村走亲戚;乡村百姓进城门,或到县衙门喊冤枉,或到寺庙里烧高香,或闲看街头巷尾的热闹。古老的城门,从来没有阻挡和割断城里与乡村的联系。
清康雍乾百年盛世之后,忽然进入中华民国。
1912年1月1日深夜,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结束帝制统治,开创民主共和。中华民国历三十八年,是风云诡谲的三十八年。
1912年2月,民国政府宣布废除陋习:女人不准裹小脚,男人不准留辫子。当时,四城门口有专人值守,看到出入城门的男人头上有辫子,拦住就剪,有的剪掉辫子后把辫子捧在手里大哭不止,有的双手护着头上油腻腻的辫子东藏西躲,因为人们头上的这条辫子已拖了二百余年。今人看来似乎是一幕戏剧场景,可在当时实在是一件关乎国家政治的大事。
1919年《金陵道区溧阳县实业视察报告书》载:“登城而眺,锦阡秀陌,重峦垒嶂数十里内一望无际。”溧阳城池美矣,登临赏景更美矣。然而德先生和赛先生来了,民主和科学之新风在县城内外荡漾。新风开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想法也就多了。
1924年,为便利城内外的物贸交通,溧阳县商会提出开辟新西门,要求在县署后向北跨护城河架一座桥连接西门外码头街,须拆除县署后约三十米长的一段城墙是。为发展经济兴旺市场,时任县知事李作当即批准。六年后,1930年,地方士绅筹建溧阳公园,经县长、上海奉贤人郑诚元批准,拆除城东南跃龙关与文昌阁之间约五十米长的一段城墙。七年后,1937年11月27日,日寇飞机轰炸溧阳城,12月1日,日寇入城,溧阳沦陷。抗战期间,日寇三次占据溧阳城,多次出动飞机轰炸溧阳城,还拆城墙石和城墙砖用来筑碉堡。日寇撤出溧阳城时,国民党军队乘机入城,为抵抗日寇,也拆城墙上的砖石当作街垒。1945年8月18日至20日,新四军收复溧阳城。新四军老战士王直回忆,他参加收复溧阳城的战斗,看到日伪军凭借高高的城墙负隅顽抗。
抗战胜利了,溧阳城满目疮痍,四城门连同瓮城全部毁损破败了,城墙许多地段也塌坏了,但城墙高高的形制尚在。1946年,为恢复遭日寇毁坏的县立高等小学(今市实验小学前身),国民党县长李乙飞批准拆城墙上的城砖当作学校的课桌和坐凳。当时,溧阳城内外许多商家民户也不经县政府批准,悄悄挖城墙上的砖石,在战火造成的废墟上重建房屋遮风挡雨,大多是茅草盖屋,县政府虽然知情,但也无奈。如此几年,城墙上部的砖石几乎挖掘殆尽,剩下高高低低的城墙夯土。因为要填城内道路或低洼凹陷地基,于是就近挖掘城墙上的坚硬夯土。城内的许多人家,在城墙基上搭建起简陋住屋,有的房屋蚕食进了护城河。当年,城周边村落人家建房屋,夜里摇船摇到护城河里,船靠在城墙基石上,悄悄拆卸已经松动或塌落的城墙石。如此几年,护城河许多河段的城墙基石也不见了,有的塌落在护城河里,有的仅是泥土河岸而已。
据长者记忆,抗战之前,溧阳城石砌城墙尚且完整,只是老旧些。城墙外侧都是长条青石从河底往上一层层交错垒砌,城墙脚下都是一排排密匝匝的木桩钉入河底,木桩上垒砌城墙石。石砌城墙向城内约有十五度倾仄,石砌城墙下的护城河里,也长有野菰蒲草。城墙内侧也是一层层长条青石块交错垒砌,外城墙与内城墙之间填土夯实,城墙上面丈余宽,铺长块城砖。城墙内侧,设有多道用长块城砖铺砌的台阶,是城内上城墙的通道。城墙外沿有长块城砖砌的矮墙,有半人高,其间隔约五尺设有一个垛口,称雉堞(城墙外侧的垛墙)。溧阳城的四座城门,城门两侧青石砌,穹顶弧形亦青石砌。瓮城门两侧青石砌,穹顶弧形亦青石砌。城门与瓮城之间,有值守兵卒的三间砖瓦平屋。城中河下水关已经堵塞,上水关与跃龙关,关门两侧都是有凹槽的长条青石,凹槽里插有关门,关门是一棵棵碗口粗的长梢木竖立,木与木之间有尺把阔,既通河水,又防匪盗入城,关门基石下都是一排排密匝匝的木桩钉入河底。东护城河,北起上水关,弧形到东平门,又弧形到跃龙关、下水关,然后向西到下城湾;西护城河,北起上水关,弧形到西城门、上城湾、南城门,又弧形到下城湾;城中河,北起上水关,南到下水关,下水关闭塞时,向东到跃龙关,出跃龙关连接东护城河。三条河流都在下城湾处汇聚,然后合成一条河向东南流,经宜兴入太湖。旧时,在跃龙关外至下水关外,是一片河滩台地,因地形,俗称三尖咀。
1949年4月25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溧阳城。因战火瓦砾和自然淤积,护城河与城中河长期低浅。同年七月发大水,上水关外的码头街、砻坊场等遭水淹。为改善引排和航行条件,1951年11月20日,新生的县委、县人民政府组织县城周围十一个乡的民工疏浚护城河,全长一点三公里,重点是上水关西门洋桥到西成桥、上城湾、南安桥、下城湾河段。因为在当时这段河道,是县城引排航运的主河道,轮船货船必从此河道往来。同时也清理了城中河经武功桥、跃龙关至三尖咀的河道。完成土方一万四千立方米。早在十七年前,民国二十三年(1934),国民党溧阳县政府也组织民工清理过一次护城河。1954年7月发大水,1957年7月又发大水,1962年因天旱城河见底。如此频仍旱涝,困扰主政者。为了水利,1969年11月18日,溧阳县革委会发出《关于疏浚拓宽溧城镇城中河工程的通告》,决定以城中河作为县城上下河流引排航运的主河道。1969年至1974年,分三年划三个河段,冬季施工。首先是上水关至下水关河段,其次是下水关东至下桥河段,其三是上水关西至凤凰双桥河段。全县十八个公社一万四千民工投入施工,且从下水关外的三尖咀河滩台 地上向东南重新开挖河道,直通下游河道。河道直、引排快、航行便,这虽然是一个普世的道理,但在当年也是一个大胆的创意。当时,拆除城中河上已六百零七年的石砌上水关清晖门与下水关挹秀门。城中河从原来六百五十米长、约八米宽的河道,拓宽为三十七点五米。既宽且直又深的城中河两岸,采用南渡小金山(原名陵平山或平陵山)不规整铁锈红麻枯石石块凿一平面,加上原来城墙上的残剩石块,为城中河驳起丈余高且壁立垂直的石河岸。
南唐李昪昇元二年(938)创筑的溧阳土城池,至今已一千零八十余年;吴国公朱元璋固筑的石砌新城,至今也已六百五十余年。如今,溧阳四座城门已难寻影踪,然而在原城门处跨护城河的四座桥,虽然历经修建重建加固加宽,东平、西成、南安、北固的桥名始终没变,这是世代溧阳人对朱元璋筑石砌新城记忆的持续坚守。在南唐溧阳城池形制东南隅,悄悄幸存约五十米长、六米高的一段斑驳的石砌城墙。此段石砌城墙,因溧阳教谕金维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在这段城墙上创建文昌阁,又因1956年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在这段城墙上建革命烈士墓而幸存。仰望幸存,似乎仍能感知千年前南唐李昪时夯土筑城的蓬蓬人气,仍能感知六百余年前吴国公朱元璋时砌筑石城墙的勃勃生气。护城河、城中河已石砌驳岸,且构以石质护栏。
南唐李昪因地制势智慧创意的溧阳城池千年机理形制,城中一河,四周环河,呈椭圆形“中”字形态,历经沧桑仍历历在目。曾有国家文物局专家前来调查溧阳城池遗址后认为,这是全国二千八百多个县城仅存的古县城机理形制,尤以千年护城河为重要特征存在,实属孤例。
俯瞰南唐李昪构筑的椭圆形溧阳城池形制,依然可见神龙默默潜行,依然可见金龟默默伏卧,依然可见千年前的创造智慧随河水默默流淌,依然可见千年来的文化脉搏伴随时空悄然跳动。时光似乎会消弭一切,然而南唐椭圆形溧阳城池形制已经成了溧阳历史文化的一个符号,已经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今天的溧阳城之中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时代如何演进,溧阳城池始终是溧阳的烙印,始终让溧阳人的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