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由常州市德安医院主办的《中德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专题工作坊顺利举行。本次工作坊特邀德国心身医学领域权威专家Markus Bassler教授主讲,吸引了来自全市各单位的医护人员、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及教育工作者等近300名学员参与。
抑郁障碍作为全球性健康难题,在青少年、女性和老年群体中尤为显著。尽管治疗手段持续发展,但在社会认知、医疗资源和政策支持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为推动抑郁障碍的科学治疗,减少病耻感,常州市德安医院特邀国际知名专家Markus Bassler教授开展此次工作坊。
工作坊聚焦抑郁障碍的识别评估、心理干预及跨文化心身医学模式,内容涵盖生物-心理-社会病史采集、自杀风险应对、巴林特小组实践等核心议题。Bassler教授结合自身45年临床经验,通过主题演讲、现场访谈示范、案例研讨等多种形式,系统解析了抑郁障碍的诊疗难点与干预策略。
常州市德安医院一直重视精神卫生的发展与治疗,心理治疗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希望借此机会能进一步拓展中德双方在心理治疗领域的广泛合作。
针对《抑郁障碍的识别、诊断与评估》、《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初始访谈》、《抑郁障碍的心理治疗》这三个主题,德方Bassler教授深入浅出地诠释抑郁障碍的早期识别,强调多维度评估的重要性,并通过真实个案现场演示了初始访谈技巧,展示了高超的共情技巧和心理访谈技术。参会的学员通过观摩,从积极关注、资源取向的视角,给予来访者积极反馈,为其输入治疗的信心与希望。
《抑郁障碍的自杀干预》课堂中,教授深入探讨了自杀风险评估与高效应对策略,为保障来访者生命安全提供了有力指导。巴林特小组活动中,学员通过角色扮演深入探讨咨询过程中困难情境的解决方案,现场互动热烈。此外,Bassler教授还分享了《如何接待“困难的来访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介绍了与困难的来访者沟通的技巧。
作为国际心身医学领域的领军人物,Bassler教授现任德国社会医学研究所所长、诺德豪森应用科学大学心身医学教授、德中心身医学会会长,并长期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客座教授,在行业内久负盛名。其深厚的学术背景与丰富的临床实践,为学员呈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术盛宴。
工作坊尾声,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参与的心理治疗师表示:“Bassler教授对自杀风险评估的框架化讲解,极大提升了临床实操的规范性。”“巴林特小组活动,提供了安全、支持的环境,提供了多元化的问题解决思路和策略,有效帮助我们处理心理工作中的情感困境与压力,值得在实践中大力推广。”活动最后,主办方呼吁加强中德心身医学交流,期待未来通过更多国际合作,推动我国抑郁障碍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