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常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走进九里小学,为该校六年级全体学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心理健康与性教育”的专题讲座,以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学生们送上了一堂实用的“成长必修课”,填补了学校性教育的空白,为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互动开场拉近心灵距离
当天下午,九里小学音乐教室内座无虚席。讲座在轻松互动中拉开帷幕,老师通过“青春期成长小调查”引导学生参与,以“大家最近有没有发现自己的身体变了?”“看到喜欢的事物会更容易心跳加速吗?”等贴近生活的问题,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随后,主讲人借助一则因缺乏性知识导致误解的小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性教育不是“禁忌话题”,而是保护自己的“必备知识”。
生理讲解消除成长困惑
在生理性教育环节,老师借助清晰的示意图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性别向学生讲解了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从女生的生理期护理到男生的变声期注意事项,从身高体重的变化规律到生殖系统的卫生保健,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同学们一边认真记笔记,一边小声交流着新学到的知识。有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生理期肚子疼可以通过热敷和喝温水缓解呀!”还有学生意识到:“男生变声期不能大喊大叫,不然声音会变难听?”
平等讨论树立正确观念
性别平等与尊重部分,老师通过“性别刻板印象大讨论”引发学生思考。当提到“男生就该勇敢,不能哭”“女生学理科肯定不如男生”等常见观点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反驳。“我觉得男生也可以难过,哭不是胆小的表现!”“我们班女生数学成绩比男生还好呢!”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们逐渐理解了“性别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懂得了要尊重不同性别的差异,在与同学交往中做到平等、友善。
情景模拟掌握自护技巧
最受学生关注的当属安全自护教育环节。老师结合真实案例,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讲解了“不当接触”的界定、危险情境的识别方法,以及“拒绝、离开、求助”的自护原则。随后的情景模拟练习让学生们“沉浸式”学习。拿到“陌生人邀请去偏僻地方”“亲戚过度亲密接触”等情景卡片后,小组成员们热烈讨论应对方案,有的扮演“受害者”练习大声拒绝,有的模拟“求助者”向老师打电话求助。每组展示后,老师及时点评指导,纠正不当做法,让学生们真正掌握了实用的自护技巧。六年级学生小李坚定地说:“以后遇到有人对我做奇怪的动作,我一定会马上跑开,告诉爸爸妈妈!”
总结答疑收获成长知识
讲座最后,老师耐心解答了学生们的提问,并发放了性健康与安全自护宣传手册。学生们纷纷分享收获:“这次讲座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再也不害怕面对身体的变化了!”“我知道了要尊重女生,也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
此次讲座内容贴合六年级学生需求,形式生动易懂。市未保中心将持续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与性教育系列活动,深入更多学校与社区,以专业服务普及科学知识,助力未成年人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自护能力,护航他们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