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同时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4月16日,新晨社区联合常州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以“环保+疗愈”为切入点,策划开展“变废为美·绿意生活”世界地球日主题活动。通过废旧物品再利用经验分享、多肉植物种植等环节,引导老年人将闲置资源转化为生活美学,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生命活力,促进代际环保意识传递。本次活动由“北斗星·社创+”支持。
社工首先带领老年人一同回顾上次垃圾分类活动知识点,通过趣味问答巩固老年人活动成果。依托世界地球日,导入废物利用话题,活动特别设立“旧物兑换绿植”机制,引导居民建立资源循环意识。社工引导参与者将日常废弃塑料瓶改造为个性化多肉花盆,这一实践不仅让居民直观感受资源循环的价值,更推动环保意识从口号转化为行动。
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健康需求,活动融入“园艺+绘画”疗愈理念,由专业社工设计沉浸式体验环节。在多肉种植环节,参与者轻抚多肉叶片,通过触觉感知植物纹理与生命力;邀请老年人为花瓶涂色,与“植物对话”,引导老人分享养护心得,帮助缓解孤独感与焦虑情绪。
为打破老年群体内部的年龄隔阂,创新采用“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的协作模式,在花盆制作、绿植养护等环节中搭建跨年龄层交流平台。活动中,低龄老人与高龄老人一起共同完成填土种植、涂色美化等环节。“年轻人”负责精细操作,“老长辈”分享生活智慧,这种协作让两代人找到共同话题。
活动尾声,老年人纷纷展示作品并畅谈感悟。王阿姨捧着自己改造的主题花盆感慨:“旧瓶子能变成艺术品,种多肉能养心,这样的活动该多办!”此次活动通过“资源再生—心灵疗愈—代际联结”的三维创新,不仅重塑了社区居民的环境行为模式,更构建起可持续的社区治理新生态,这场融合环保、心理与人文关怀的创新实践,正悄然织就一张有温度的社区治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