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坐落在后河之上,垂直于常州城南北中轴线,20世纪60年代还存在后河、世丰桥,这后河一千年前是常州外子城护城河,与白云渡毗邻相望,过去千百年来“龙舟竞渡”赛事的首发,就在白云古渡口进行,早年有“白云古渡”四字木制牌匾悬挂于上。它位于常州城中心点,北面为马山埠,与成全巷衔接,南面为小营前,穿过东大街与打索巷交通,为城市南北之咽喉。
世丰桥建于1934年,也有说更早,应该在1923年左右,属于石墩石梁结构桥,南北两端都设置桥楣,类似于牌坊形制;桥面由数块花岗岩条石铺成,每三块一组,共有三组,每组三米长,如此桥跨度应该为9米;桥下由两个等距离石头桥墩支撑,呈现三拱形状,并且两边立有半米左右高度的护栏,也由花岗岩凿成,上面均刻有花纹及其文字。
世丰桥荟萃了常州当时名流书法作品,都有钱名山、潘鸣球、费久大、邱洵等精美书法,被镌刻于门楣和护栏之上,曾被常州人称之为书法集大成之平台。桥边有码头,当地居民都在此浆洗汲水,冬季更有在此腌制咸菜。早先,此地成全巷南北只有一渡口,摆渡非常不方便,常州名士胡世丰有天冒着大雨,急忙等渡,可渡舟由于载满,拒绝他超载,胡世丰火气上来,指着艄公叫他立即回头,专渡自己一人先过,艄公却是个倔脾气,说你不要耍横,有本事自己造一座桥,他被一激将,就真打算进行落实。
胡世丰,安徽休宁人氏,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移居常州,算是个布行业大老板,名下有胡仁和大丰仁两个布号,本身有钱,加上乐而好施,性格豪爽,索性筹措资金万元,把这座桥建造起来,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日军侵占常州期间,被日军杀害,享年62岁。
这座桥四周,可谓大户林立,墙高院深。桥北有庄培因的状元第,占地15亩左右,房屋一百余间,门前有专用码头、照壁、戟门,门厅矗立有首额一对,左边书写榜眼及第,右边书写状元及第,庄培因是庄存与的弟弟,庄存与为常州经学派开创者。后来,状元第部分院落房舍划归于常州卫校。马山埠东面北首,则是百多年前的阳湖县衙,现在为第一人民医院。
世丰桥下还有吕宫府,过去也叫吕大学士祠,为清朝入驻中原后的第二位状元,它西面是清朝著名诗人、被世人号称“李白”的黄仲则的“两当轩”,此轩还流传着他和另一位常州文化名人洪亮吉坐而论道的佳话。
如此常州名桥,在1973年大举兴建人防工程时期,随着后河填平同时被拆除,一起消失的还有白云溪、白云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