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内容
美丽传说桥动人--德安桥渡同济桥
发布日期:2025-04-27    来源:民政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德安门,属于常州的大南门,横跨运河的桥便叫德安桥。它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根据《武进志》记载,清乾隆二十七年,即公元1762年重建,之后分别又在道光年间和民国时期再三修建,早期为单孔石拱桥,民国重造之前都是这种形制,通行非常不便。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由清凉寺和大成纺织公司协商,清凉寺奉献河北一块安葬历代僧人的坟地,给大成公司扩建厂房使用,大成公司则出资一万余银圆,在德安桥西侧修建一座水泥大桥,因为是桥墩平梁结构,大大方便南北通行,考虑这是庙企合作的结晶,为了渡人,因而决定起名“同济桥”,取自于同舟共济之意。

同济桥中孔跨度9.7米,两侧孔跨度分别为6.1米,车行桥面总长45米左右,桥高7米,双人行道各占1米,完全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大大增加了通行能力,一度曾传为佳话。德安街过去是大南门直街,北起德安门,南达清凉寺,全长约两百米左右,街面宽8米。再往南是茶山,又名丫叉浦,到降子桥为止。南岸的清凉寺是座千年古刹,北宋英宗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由常州人副宰相胡宿告老还乡修建,分别叫过报恩寺、端明寺。

明朝时代起每年农历六月十九观音生日,接连三天德安桥上举行民俗活动“对山歌”,曲调有秧歌、田歌、渔歌、船歌、情歌和骂歌等,双方选手有的在岸上,有的在船上各展歌喉和机智,久而久之就形成吴歌现象,《晋书》载说“吴歌杂曲,并出江南”。

1984年和平南路拓宽之际,老同济桥西侧曾增设两座临时钢梁便桥,由于桥身太矮,大船通不过,于1993年开工修建同济立交桥,同年老桥拆除,次年完工的新桥由两岸分别环抱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立交,东西两边有自行车匝道,并存踏步引桥,主体全长103米,宽30多米,环抱桥外径78米,宽16.5米,整个南北全长940米,东西全长640米,总长度2000多米,面积2万平米左右。

2014年底起,由于地铁1号线贯穿同济桥,服役21年的同济立交桥被拆除,退出历史舞台。这座大桥底下,曾经是有名的同济花鸟宠物市场,桥洞四周布满店面,伴有一处休闲绿花公园,立一块由玫瑰色大理石拼贴而成的水泥碑,上书繁体字“同济立交桥”,进花卉园有仿古围墙、月洞门等,奇花异草、盆景假山堆满空间,百鸟争鸣不绝于耳。

2018年落成通车的,是座平行同济桥,桥梁总长92.4米,宽47.75米,双向八车道,中间配有绿化带,两侧设置专用人行道,分别有5个拱桥孔口,可以通过一般观光船,这是因为常州运河已经南移,老运河退役,转化为运河景观带。

作为常州南北交通重要枢纽,同济桥在“立交时期”功不可没,每天来往车流、人流最是稠密,因此,关于它的记忆深深镌刻在老常州人脑海里。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41  苏ICP备05003616号